乙哌立松联合颈舒颗粒中西医治疗神经根型颈

北京湿疹哪个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210114/8589789.html

颈椎病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骨科疾患,其中又以神经根型为主要病理类型,大多数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可通过药物及物理治疗等手段缓解症状,本研究应用乙哌立松联合颈舒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8例,疗效颇佳,现报告如下。

(图片来自网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年7月至年5月就诊于我院骨科门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治疗组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26~64岁,平均(47.0±11.3)岁。对照组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27~63岁,平均(47.0±11.1)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于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拟定。(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存在发育异常,或存在长期低头伏案学习、工作史,往往呈慢性发病;(2)以颈、肩背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3)体征上可发现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压痛,颈部或可循及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或(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4)辅助检查可见: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侧位摄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异常,可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及磁共振检查可发现颈椎间盘病变、韧带钙化等表现。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口服塞来昔布胶囊(1粒/次,1次/d);盐酸乙哌立松(50mg/次,2次/d),饭后服用。

2.2治疗组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口服颈舒颗粒(1袋/次,3次/d),饭后冲服。盐酸乙哌立松(50mg/次,2次/d),饭后服用。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有关标准拟定。治愈:原有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部及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正常工作和生活;好转:原有症状减轻,颈部及肢体功能改善,不影响生活;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

3.2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87.50%。

4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最早由RadhakrishnanK等提出,该病是一种因颈椎退变导致颈神经根受激惹或压迫而引起上肢根性痛的颈椎病理类型,受累神经可能有单条或多条。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颈椎病的发生率逐步增加,目前临床资料显示,中国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率达17.6%,约占世界人口的15.0%,每年需要大量医疗支出。神经根型颈椎病作为一种重要的病理类型,在诊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其原因在于该病存在一定的自限性,即患者症状可在一段时间之后明显缓解,甚至恢复至正常水平。

目前该病的手术治疗仅适用于症状严重且有手术意愿的患者。MeirA等研究发现,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能无需手术介入。治疗该病的目的主要在于缓解患者症状,缩短病程,而中西医结合有着明显优势。

颈舒颗粒,其方药组成为三七、当归、川芎、红花、天麻、肉桂和人工牛黄。其中三七为“君”药,有活血止血、化瘀定痛之功效;当归、红花及川芎为“臣”药,均可加强君药之化瘀活血、通利血脉之功,促使血液正常循环;肉桂及天麻为“佐”药,利用两者甘、辛及大热来使风寒与气血筋骨搏结,达到通脉温经及止痛散寒、通络祛风止痛、改善肢体麻木及手足不遂的目的;人工牛黄为“使”药,性凉,具有抑制肉桂大热之性的作用。

盐酸乙哌立松作用在脊髓水平,可通过抑制γ-运动神经和中枢反射,有效改善肌肉紧张痉挛短缩,恢复肌肉功能;通过抑制动脉的收缩,扩张血管而增加血液供应,改善血管卡压造成的血液循环障碍;可通过拮抗P物质而缓解疼痛,并能中枢阻断疼痛传导,对解除肌痉缩压迫痛有较强的靶向作用;同时具有解除神经卡压恢复神经功能的作用,促进受损神经再生的功能,是能同时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骨骼肌和血管平滑肌的药物。

中医药结合提高了疗效,并且在短期内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缩短神经根型颈椎病自然病程的优势。临床观察中,不仅可以用于气滞血瘀型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还可用于瘀血阻络型患者,其原因可能与活血+扩血管有关,值得临床推广。

治疗拓展:

有来医生《颈椎病的类型》

名医访谈《颈椎病患者日常注意事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okq.com/ysjk/122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