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解剖学腾康学院
胸神经功能评估
解剖
胸神经包含由脊髓分支出的运动(腹侧)神经根与感觉(背侧)神经根,这些神经根融合在一起成为脊神经。
胸神经的节段性较为明显,胸椎皮节按节段分布,与胸椎水平一致,沿肋骨走行,需要注意的是,T1皮节分布在内侧手臂至腕部内侧,T2皮节分布在胸部、肩胛区及腋区。同时T1节段支配手内在肌,控制手指外展及内收运动。
胸神经前支共12对,除第1和第12对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分别参与臂丛和腰丛外,其余都不形成神经丛。不成丛的第1至第11胸神经前支均位于相应的肋间隙内,故称肋间神经,第12肋间神经走在第12肋下缘,所以又称肋下神经。
各肋间神经均位于肋间内、外肌之间。肋间神经在腋前线以前,逐渐离开肋下缘,行于肋间中央。
上6对肋间神经均达各肋间隙前端,只分布于胸壁。
下6对肋间神经(包括肋下神经)则越过肋弓进入腹壁,行于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分布于胸腹壁,因此胸壁下部的病变可反射性地引起腹痛。
评估
肌节
肋间神经在其行程中发出肌支与皮支。上位6个肋间神经肌支支配肋间肌、胸横肌,所有这些肌肉均参与呼吸运动。下位6个肋间神经分布于腹肌,腹外斜肌,此肌一侧收缩时有使躯干向对侧旋转作用,两侧收缩时向下牵引胸骨并使脊柱弯曲;腹内斜肌,有使躯干向同侧旋转作用;腹横肌,其下缘与腹内斜肌一起参与提睾肌的组成,作用为使腹腔容积变小,压缩腹腔。腹直肌有使躯干向前弯曲的作用。锥状肌有紧张腹白线的功能。皮节
胸部皮节的分布有很多重叠,基本上按照肋骨走行分布,一个皮节失去神经支配并不影响感觉。胸神经根皮节与肋骨相对应。胸神经根皮节
神经根
肌肉
T1
前臂至小指根部的内侧
T2
胸骨角(上臂至肘的内侧、胸部和肩胛骨中部)
T4~T5
乳头
T6
胸骨剑突
T8
肋弓
T10
脐
T12
腹股沟部
注:T3~T6-上胸部;T5~T12-肋缘;T8~T12-腹部和腰部。
试验
Beevor征
当一侧腹直肌麻痹时躯干弯向健侧。上部腹直肌麻痹时脐被拉向下方,下方腹直肌麻痹时脐被拉向上方,称为Beevor征。具体检查方法为让患者做仰卧起坐,如果在仰卧起坐过程中脐部向上运动,说明在T10或以下有病变。如果发生向下运动,提示损伤在T10或以上。第1胸神经根牵拉试验
患者将上臂外展至90°,前臂旋前,屈肘大于90°,正常情况下不应出现症状。然后尽力屈曲肘部,将手置于颈后,该动作会牵拉尺神经和T1神经根,肩胛区或手臂出现疼痛为阳性结果。购书,扫一扫
点击阅读原文,到线上课程平台,获更多干货。开通会员畅听全部课程。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