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坐月子都在轮椅上度过的原因竟是它

为什么怀孕就走不了路?

11个月前,23岁的彭女士,婚后不久怀孕了。本该是开开心心的喜事,可彭女士还没来得及享受怀孕的喜悦便陷入了惊慌之中。原来,刚怀孕没多久的她就双下肢无力,走路都困难,突如其来的病症吓坏了徜徉在幸福孕期中的彭女士。医院就诊,做了双膝的MR、双下肢的彩超、肌电图等多种检查也没找出原因。3个月前,症状加重,彭女士靠人搀扶都不能行走了,只能在轮椅和床上度过。

会瘫痪吗?

还能治好吗?

Baby还能保得住吗?

还能当妈妈吗?

一连串的疑问让彭女士全家陷入了绝望。担心影响肚子里的胎儿,身为人母的她强忍着无力行走的痛苦和恐惧,拒绝进一步的影像检查,一心只想着平安把孩子生下,甚至做好了一辈子在轮椅上度过的打算。

走路困难

生活在为你关上一扇门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1个月前,彭女士顺产了一名男婴,初为人母的彭女士沉浸在幸福之中。第一个月子就在轮椅上过完了。出了月子,医院脊柱科就诊。门诊医生怀疑双下肢无力可能是胸腰段脊柱压迫神经引起的,当即为彭女士完善了胸腰椎增强MRI检查。真相终于浮出了水面,原来导致彭女士双下肢无力的元凶就是胸椎硬膜内占位病变,压迫脊髓导致。

找到病因

术前磁共振显示T9-T10椎管内占位

考虑到脊髓压迫严重,为避免脊髓进一步损伤导致瘫痪,我科脊柱肿瘤组周兴茂主任当即为彭女士安排手术治疗。整个手术用时1.5个小时,出血量不到ml,顺利完整地摘除了肿瘤。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第9、第10胸椎之间,肿瘤位于硬膜囊内,大小约22.0mm*12.0mm。术后病理检证实为神经鞘瘤。

左图:切开并悬吊硬膜,显露瘤体

右图:术中摘除的完整瘤体

术后5小时,彭女士感觉麻木感较术前明显减轻,大腿力量也改善了,这种立竿见影的手术疗效,让家属惊喜不已,彻底放下了心理包袱。在快速康复理念的指导下,彭女士术后积极配合医生护士进行康复锻炼。术后第5天,在爱人的搀扶下,能自主行走了,终于接上了久违的地气,生活再次充满了阳光。术后2周彭女士已经能正常行走,独自坐车意气风发的到门诊复查询问能否开始产后瑜伽锻炼来恢复身材了。

摘除后复查MR,肿瘤已摘除,脊髓无压迫

周兴茂副主任医师介绍

椎管内神经鞘瘤是最常见的椎管内肿瘤,约占椎管内良性肿瘤的一半。椎管内神经鞘瘤起源于神经根鞘膜,大部分位于髓外硬脊膜下间隙,少数位于硬脊膜外或跨居硬脊膜内外。因髓内无神经鞘膜组织,故髓内神经鞘瘤罕见。椎管内神经鞘瘤在椎管各节段均有发生,以胸段最常见。大部分椎管内神经鞘瘤起源脊神经后根,一般单发,如多发,可能是全身性神经纤维瘤病的一部分,有恶变可能。胸段椎管内神经鞘瘤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的脊髓和神经受压迫表现,病灶以下肢体运动、感觉、反射、括约肌功能障碍。早期症状不具有特征性,往往表现为相应部位的疼痛和或不适感,很容易被误认为胸膜炎、心绞痛、胆囊炎、关节炎、神经炎、椎间盘疾病、坐骨神经痛等等,从而延误治疗。若干预不及时,肿瘤进一步增大,压迫脊髓,多造成大小便功能障碍和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

椎管内外神经鞘瘤在术前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多能通过一期手术彻底切除,疗效明显。但仍需注意,神经鞘瘤也有复发倾向,尤其是多发性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病。术后一个时期,如果原有症状再次出现,或有新发症状表现时,应考虑肿瘤复发,应及时复查MRI。

周兴茂副主任医师同时表示椎管内肿物症状多样化,可表现为下肢疼痛、无力,也可以单纯出现大便或小便失禁,无力。出现异常的行走不稳或无力,大小便失禁,夜间疼痛等情况找不到原因的时候应考虑椎管占位病变可能,应及时到专科就诊。

周兴茂

出诊时间:周五下午脊柱8室

简介:脊柱肿瘤组组长,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微创外科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协会脊柱病委员会委员,中山市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师,医院、北京北医三院、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医院学习,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盆、四肢骨折及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肿瘤,尤其以脊柱微创经皮固定,微创通道减压治疗为特长。

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okq.com/zzbx/91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