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颈椎病是常见的骨关节病变,中老年为高发年龄段,主要是由颈椎间盘老化开始,继而椎体边缘、椎间关节发生骨质增生,关节囊、韧带等松弛、劳损、钙化,以及小关节错位,颈脊椎不稳定。所有这些变化压迫了脊髓、神经、血管才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
u一般临床分型,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混合型。六个类型。咱们分别介绍。首先谈谈神经根型颈椎病。
u神经根型:
发病率最高,所谓颈椎病或颈肩痛大多指这一类型。这是颈椎肩盘向后外侧突出,或因骨刺增生压迫刺激颈神经根所致。表现为上肢放射痛和感觉障碍,手指麻木,异样感,活动不灵活。仰头、咳嗽、喷嚏可加重。发病早期即可引起病人注意,病人前去就医的时间越早,疗效越好,约90%以上的病人可以自愈。
开始多为颈肩痛,短期内加重,并向上肢放射。放射范围根据受压神经根不同而表现在相应部位。皮肤可有麻木、过敏等感觉异常。可有上肢肌力下降、手指动作不灵活,当头部或上肢姿势不当,或突然牵撞患肢即可发生剧烈的闪电样锐疼。
v手法检查可见患侧颈部肌痉挛,故头喜偏向患侧,且肩部上耸。病程长者上肢肌可有萎缩。在横突,斜方肌,肱二头肌长、短头腱,肩袖及三角肌等处有压痛。患肢上举、外展和后伸有不同程度受限。上肢牵拉实验阳性:术者一手扶患侧颈部,一手握患腕,向相反方向牵拉。此时因臂丛神经被牵张,刺激已受压之神经根而出现放射痛。压头实验阳性。
vX-ray:颈椎生理前突消失,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增生等退行性病变。
vCT或MRI可见椎间盘突出、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及脊神经受压情况。
神经受压迫及疼痛部位:
C3C4
颈肩部疼痛、偶有膈肌部分瘫痪
C5
颈肩、肩峰、三角肌、上臂外侧疼痛、麻胀感觉减退、三角肌肌力,
肱二头肌、肱桡肌腱反射↓
C6
颈肩、上臂外侧、桡侧、拇指、食指疼痛、麻木,感觉减退、
肱二头肌与胸大肌肌力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C7
颈肩、肩胛、胸壁外侧、上臂桡侧、中指食指疼痛、麻木、
感觉减退,肱三头肌、旋后肌肌力减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C8
颈肩、胸壁、上臂、前臂尺侧、小鱼际肌肌肉萎缩、小指、
无名指疼痛、麻木、感觉减退,尺骨膜反射。
一般根据体质辩证症候分型:
v1.风寒湿型: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v2.气滞血瘀: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v3.痰湿阻络: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v4.肝肾不足: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脉弦。
v5.气血亏虚: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穴位组合:风池穴,风府穴,颈百劳穴,肩中俞,肩外腧,大杼,肺腧,天宗穴,肩隅穴,肩髎穴,臂臑穴,曲池穴,手三里穴,三阳络穴,外关穴,合谷穴,足三里,关元穴,涌泉穴。根据体质辩证取穴。可加减。
穴位使用手法:点,揉,颤抖(内颤36秒,外颤18秒)。
关节复位使用手法:手法矫正椎骨的小关节紊乱,打开受卡压的神经根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