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我们已经开展过多例骨肿瘤保肢手术,从效果上看也还不错。但是因为这种病恶性程度高,所以相当一部分医院治疗,这类疾病患者外流较多,也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科发展,可以说此方面还是存在一定局限性。
Q:
您作为学科带头人,在骨肿瘤专业发展方面作出了哪些尝试?
靳宪辉:发展是硬道理。每个重症病人背后,都是一个摇摇欲坠的家庭。家人一手紧紧抓住病人,另一只手伸向医生;而对于医生而言,往往是一手牵着病人,一手闯进又一个医学“无人区”。我们医院骨科专科医联体成员单位,一直在积极学习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每年派出医生去北京进修,学习新的理念和方法,让患者在衡水就能得到很好的诊治;此外,我们还计划开展射频消融技术,这对于骨肿瘤特别是骨盆骨肿瘤的抑制效果非常好,一定程度上能补齐我们的短板。
Q:
在门诊遇到的常见的患者有哪些?
靳宪辉:可以说各个方面的都有。但是,我感觉较深的是颈椎病人越来越多。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颈椎病患者的高发年龄平均在55岁,而现在,颈椎病住院病人的高发年龄只有39岁左右,30岁以下的发病者有快速增长趋势。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年轻白领和脑力劳动者频繁使用电脑、手机等物品,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造成脊椎健康问题年轻化。
Q:
颈椎病是不是不需要手术?
靳宪辉:
颈椎病有五种类型,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其中脊髓型是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是由于颈椎椎骨间连接结构退变,导致脊髓受压或脊髓缺血,可严重致残,占全部颈椎病的10%~15%,这类一般需要手术。
需要提醒大家,不要过分相信按摩或者理疗,颈椎病患者需要明确诊断,排除椎管内肿瘤、脊髓血管畸形、脊髓栓系、脊柱滑脱等疾病,不要耽误正确的治疗。
Q:
从骨科中心的格局中来看,您在未来的科室建设和发展有哪些规划与设想?
靳宪辉:
眼下我们发展的目标很明确:把专业做实、手术做精、科室做大、人才做强,减少患者住院时间、疼痛感、二次手术几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纵观医学发展,是医生与患者的共同需求推动了外科学的发展。X线、CT,“C”形臂的机器、磁共振、内镜技术……新的外科辅助设备被设计和制造出来、我相信未来有一天,借助设备骨科医生的眼睛能够看得更深、更清晰;柔性微创工具和辅助机器人也会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手术中,医生双手能够变得更稳定、更精准,甚至出现“自动化”手术的曙光。不管人员怎样更迭,科技化、智能化、精准化是主流,我们也会始终朝着这个方面努力。
Q:
从医这么多年,您心中对于医者初心是如何理解的?
靳宪辉:我院党委提出了“医院做人民满意医生”的奋斗目标,医院实际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拿好手中这把“手术刀”,造福更多的患者,让他们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人生。上医治未病,医术再高,不如没病。我还是希望让更多的人认识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希望走上手术台的骨病患者越来越少。
专家简介
靳宪辉:医院骨科中心脊柱骨科、骨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社会兼职:医院学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胸腰椎学组椎间盘修复与重建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关节分会第一届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三届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肿瘤防治联合会第一届理事、河北省肿瘤防治联合会骨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第三届风湿骨病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北省老年学学会老年脊柱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衡水市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
擅长领域:脊柱疾患,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胸腰椎椎管狭窄、关节置换、骨及软组织肿瘤诊疗有丰富临床经验,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微创治疗以及小儿先天性畸形的矫正。
学术成就:发表国家级论文20余篇,省级论文10余篇,曾获衡水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先后开展了胸腰椎结核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脊髓型颈椎病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胸腰椎半椎体切除矫形手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手术等高难度技术项目,并填补了我市该领域多项专业空白。
滑动查看我院各科室电话
你也“在看”吗,点这里推荐给更多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