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患有颈肩痛的人都认为自己得了颈椎病,四处寻医问药,结果花费不菲,效果却不好。其实,绝大部分颈肩痛并不是颈椎病。
颈肩痛是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感冒。我国13亿人口中有3亿人患有颈肩痛。近年来,由于人们伏案工作时间延长,体育锻炼、户外活动减少、经常使用计算机等,颈、肩、背部疼痛的发作有年轻化的趋势,甚至在初中学生中亦不罕见。
颈肩痛就是颈椎病吗
几乎所有患有颈肩痛的人都认为自己得了颈椎病,四处寻医问药,结果花费不菲,效果却不好,其原因就在于诊断不确切,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从一定程度上说,绝大部分颈肩痛并不是颈椎病。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是由于骨质退变增生,间盘突出,韧带肥厚,导致颈脊髓、神经根受压,引发一系列功能障碍。
颈肩部疼痛更多是由不良姿势造成的。经常低头工作会使枕部、颈部、肩背等部位的肌肉和筋膜长时间承受过度应力,容易产生颈肩背软组织慢性劳损,引起原发性疼痛,早期是轻微的,但日积月累会使骨骼的软组织附着处形成无菌性炎症,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颈部肌肉、韧带等稳定结构容易被慢性应力和不良姿势损伤,比如一些年轻女性颈部纤细,长时间低头或姿势不良,还易出现颈椎不稳甚至颈椎反曲。
如何治疗颈肩痛
慢性颈肩部疼痛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不是“多锻炼锻炼慢慢就好了”那么简单的。
1.药物治疗
颈肩部疼痛的急性期可选择性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对症状的缓解有一定作用。
2.颈围保护
急性期通常可用颈围支具保护颈部2~3周。由于人在睡眠时颈部处于完全失去保护状态,因此建议睡眠时也尽量佩戴颈围。
3.行为疗法
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待疼痛症状缓解后,可适当开始进行颈部屈、伸、侧弯等活动。日常工作生活应注意头颈姿势。
4.理疗
理疗可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在颈肩痛的急性期,局部可行非甾体抗炎药物外敷,同时进行超声波等治疗,促进炎性介质吸收。
5.局部药物注射
对于反复发作的、有固定疼痛点的患者,在影像学检查确认无肿瘤、结核等器质性疾病后,可进行局部药物注射治疗。
如何预防颈肩痛
1.纠正不良姿势
经常伏案工作的人应注意调整姿势,避免长期的不良姿势造成慢性劳损和积累性损伤。经过一段时间伏案工作或低头感到劳累后,应适当休息和活动。
2.加强功能锻炼
颈椎的稳定更多是靠颈椎周围的肌肉、韧带来维持,这些稳定结构的老化、纤弱会增加颈肩痛发生的风险。通过安全、简便的颈肩背部肌肉静力性收缩练习,可以强化稳定结构,减少颈肩痛的发生。
3.注意防寒保暖
由于气候变化,寒冷湿气不断侵袭机体,可使肌肉组织和小血管收缩,肌肉较长时间的收缩可产生较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及炎性致痛物质,这些物质的聚集使肌肉组织受刺激而发生痉挛,久则引起肌肉纤维样变性、肌肉收缩功能障碍而引发各种症状。因此,颈肩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避免颈肩部受凉,对于预防颈肩痛十分重要。
4.注意相关疾病
对于老年患者的颈肩部疼痛,尤其夜间加重的疼痛,应注意除外恶性肿瘤的可能。
王欢,中国医院第二骨科脊柱外科病房主任、教授。擅长寰枢椎手术、脊柱肿瘤、脊柱侧弯矫形、重度胸腰椎骨折脱位手术、胸椎管狭窄手术、腰椎滑脱等。
(声明:本文版权归大众健康杂志所有,谢绝转载,侵权必究。)
如果您喜欢,就扫描一下指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