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变主要是脑脊髓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临床上起病急、进展快,易引起大的流行。

一、病因与传播途径

病因:脑膜炎双球菌,其正常时即存在于人的鼻咽部。

传播途径:经飞沫、呼吸道传播。

二、病理变化

㈠上呼吸道炎症期无明显病变或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炎细胞浸润,主要是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

㈡败血症期

患者皮肤出现广泛的淤点、淤斑,因皮肤细动脉或毛细血管形成菌栓及内毒素对血管壁的损害所致。淤点涂片检菌阳性率可达80%。严重的病例,表现为华佛氏综合征(暴发型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

临床表现:

1.多见于儿童,起病急骤,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广泛的出现淤点、淤斑,且淤点淤斑迅速发展融合成大片的出血、坏死。

2.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

3.大多无明显的脑膜刺激症状,脑脊液澄清。

4.双侧肾上腺出血及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

发生机理是大量内毒素释放入血,引起中毒性休克、DIC。

㈢脑膜炎期脑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肉眼观:脑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充满了大量的脓性渗出物,脑沟与脑回不清,以大脑额叶与顶叶最为明显,脑室内也常有混浊的液体及脓液。镜下观:

1.脑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中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少数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纤维素等渗出物。

2.如脑实质也有明显的炎症改变时,则称为脑膜脑炎。

三、临床病理联系

㈠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的表现高热、寒战等。

㈡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头痛、呕吐、昏迷、抽搐、小儿前囱饱满等。

产生原因:⑴脑脊液渗出物增多

⑵蛛网膜颗粒吸收障碍

⑶脑组织水肿

㈢脑膜刺激征表现为颈项强直、克氏征(+)、角弓反张。

1.颈项强直炎症累及脊神经根周围的软脑膜及蛛网膜→脊神经根在通过椎间孔处受压→颈部肌肉活动时感疼痛→保护性痉挛。

2.角弓反张腰背肌肉保护性痉挛→脊柱后弯曲→角弓反张。

3.克氏征阳性腰骶节段脊神经后根受炎症波及受压→坐骨神经受牵引时,腰神经压痛所致。

㈣脑脊液的改变

1.压力增高;

2.外观混浊脓样;

3.细胞数多、蛋白质增多、糖与氯化物减少;

4.涂片及细菌培养均可发现脑膜炎双球菌。

四、结局

1.及时治疗,多数可痊愈。

2.少数可转为慢性,产生脑积水。

3.炎症损伤颅神经时,可引起失聋、耳鸣、面神经麻痹等后遗症。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怎么能好
儿童白癜风怎样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okq.com/zlsd/70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