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内镜手术的切口和创伤,甚至只有传统手术的十几分之一!
比如,胸椎管狭窄症手术!
传统的胸椎管狭窄手术风险大不说,切口需要十几厘米。但通过内镜手术治疗,只用7mm的“一个小孔”就能完成治疗!
张师傅就是内镜技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受益者!
张师傅(化名)今年74岁,大约两个月前,出现走路无力。
“两条腿感觉没什么劲,上下楼活动都不行!”
张师傅以为是“人老了,关节不好”医院就诊,显示“关节无明显异常,建议排查腰椎”。去脊柱外科就诊后,医生表示张师傅的腰1椎体有陈旧性骨折,但与目前走路无力无关。
椎体骨折
为了进一步明确病情,儿子小张师傅决定带着医院就诊。
接诊后,根据张师傅的病情、病史、体征和影像学资料综合判断:腰椎骨折不是致病原因,但骨折使得腰椎后凸,导致了黄韧带肥厚,胸12-腰1椎管狭窄。
胸椎管狭窄其实就是各种原因导致我们胸椎管的容积减小!
椎管狭窄后,椎管内部走行的胸脊髓和(或)神经根受到压迫,导致下肢无力、脊髓源性间歇性跛行、下肢弥漫性麻木疼痛等。
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出现脊髓压迫症状后应该尽快治疗,否则压迫会不断加重,甚至可能在脊髓急性损伤后出现瘫痪!
和脊髓型颈椎病一样,保守治疗对胸椎管狭窄症作用有限。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胸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主要有传统的固定融合手术和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内镜手术。
传统手术也可以达到给脊髓减压的目的,但手术切口在十厘米以上,不符合现代脊柱外科的微创治疗理念;内镜手术学习曲线较长,操作难度较大,稍有不慎不但做不到微创,还可能出现脊髓损伤!
该怎么选择呢?
我们综合评估后认为,张师傅虽然存在腰椎管狭窄,但动力位X片显示脊柱稳定性良好,可以通过内镜下单纯胸椎减压治疗。
从适应症上,内镜手术是符合的!
怎么确保手术安全性呢?
一是从技术上,我个人有着长期大量的脊柱内镜手术经验;二是在手术中用肌电监护协助并及时发现脊髓损伤;三是利用超声骨刀“吃硬不吃软”的特性来取出骨质,避免出现脊髓损伤。
三重保护下,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有了保障。
我们非常顺利的完成了手术,张师傅术前症状改善明显,并且没有出现任何脊髓损伤症状。
出院时,张师傅已经能够正常行走!
胸椎管狭窄症手术中,传统的固定融合手术需要十几厘米的切口才能完成治疗。我们在内镜下完成治疗的话,只用一个7mm的“小孔”就能达到同样效果!
能以最小的代价达到治疗目的,这就是我一直坚持内镜手术的原因!
提醒:
胸椎管狭窄虽然相对少见,但可能表现出类似腰椎病变的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症状。因此,当出现类似症状时,最好综合排查胸椎和腰椎病变,避免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