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骨与关节结核

三十三、骨与关节结核(投票在后面)

1、NX骨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A.浅表关节早期常有轻度肿胀、疼痛与压痛

B.深部关节或脊柱肿胀不明显

C.脓肿常局限病灶附近,一般无红、热

D.发病多隐潜、缓慢,常为多发病灶

2、NX成人脊柱结核区别于脊柱肿瘤的X线特点有

A.椎体骨质破坏

B.椎间隙狭窄,消失

C.脊柱侧弯,后凸畸形

D.椎旁软组织影增宽

3、NA女性,30岁,腰背痛伴低热、盗汗1个月。既往有肺结核病史。体格检查发现胸11-12棘突明显压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脊柱肿瘤

B.强直性脊柱炎

C.脊柱结核

D.化脓性脊柱炎

4、NA(题干同上)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是

A.MRI

B.X线片

C.CT

D.结核菌素试验

5、NBX线表现为骨破坏和椎间隙狭窄,常见于

A脊柱结核

B脊柱恶性肿瘤

C强直性脊柱炎

D退行性脊柱骨关节病

解析

1、[答案]ABC

骨关节结核多为单发病灶(D错),少数为多发性,但对称性十分罕见。起病缓慢,有低热、乏力、盗汗等结核全身症状。肘、腕、膝、踝以及手足等处的病变,位置表浅肿胀容易发现,有轻度肿胀疼痛与压痛(A对)。脊柱以及髋关节等深部关节病灶,早期局部肿胀或脓肿不易发现(B对)。结核杆菌感染不会引起急性炎症反应,故不会出现红、热表现,脓肿较局限,但有穿破可能(C对)。

2、[答案]BD

成人脊柱结核区别脊柱肿瘤X线特点包括:脊柱结核X线平片表现为骨质破坏和椎间隙狭窄、消失,脊柱肿瘤一般只累及一个椎体,X线平片可见骨质破坏,常累及椎弓根,椎间隙不受累(B对),而脊柱结核往往首先破坏椎间隙;同时脊柱结核椎旁软组织影(腰大肌)增宽,但脊柱肿瘤通常无椎旁软组织影(D对)。二者均会出现椎体骨质破坏(A错)和脊柱侧弯或后凸畸形(C错)。

3、[答案]C

患者青年女性,既往肺结核病史,低热盗汗(典型结核中毒症状),体格检查示:胸11~12棘突出现压痛(脊柱受累,局部炎性刺激),综合患者病史、症状、体查,该患者诊断考虑为脊柱结核(C对)。脊柱肿瘤(A错)分为良性、恶性,良性肿瘤多缓慢起病,恶性肿瘤则多为急性起病,当肿物增大压迫脊髓或者神经根时才会出现神经压迫症状,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及下肢活动障碍等,但患者无结核中毒症状。强直性脊柱炎(B错)是脊椎的慢性进行性炎症,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病变的疾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史,多数有骶髂关节炎,症状以后背疼痛为主,多数病人HLA-B27检测为阳性。化脓性脊柱炎(D错)多数病人起病急骤,伴有畏寒、高热,局部疼痛、脓毒血症等。

4、[答案]A

该患者诊断考虑为脊柱结核,最有价值的检查是MRI(A对),MRI能在疾病早期即在结核炎性浸润阶段即可显示异常信号,特别是对早期脊柱结核的诊断,较其他任何影像学检查包括ECT更为敏感,能清楚显示脊柱结核椎体骨炎,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及脊髓神经有无压迫和变性。X线片(B错)在骨质破坏或椎间隙狭窄时才会有所表现。CT(C错)可清晰显示骨质破坏的部位及程度,但对脊髓、椎间盘破坏等但软组显影效果差。结核菌素试验(D错)对未接种卡介苗的儿童、青少年有诊断价值,对感染过结核者及成人诊断价值不大。

5、[答案]A

脊柱结核(A对)的典型X线表现为骨破坏和椎间隙狭窄。其中,中心型椎体结核的骨质破坏集中在椎体中央,很快出现椎体压缩成楔状,前窄后宽。边缘型的骨质破坏集中在椎体的上下缘或下缘,表现为进行性椎间隙狭窄,并累及邻近两个椎体。脊柱恶性肿瘤(B错)的X线可见骨破坏累及椎弓根,椎间隙高度正常,一般无椎旁软组织影。强直性脊柱炎(C错)的X线早期表现为骶髂关节骨质疏松,关节边缘呈虫蛀状改变,间隙不规则增宽,软骨下骨有硬化致密改变;以后关节面渐趋模糊,间隙逐渐变窄,直至双侧骶髂关节完全融合。椎间小关节出现类似变化,随病变发展椎间盘的纤维环和脊柱前、后纵韧带发生骨化,形成典型的“竹节样”脊柱。退行性脊柱关节病(D错)X线平片可见椎间隙变窄,脊柱边缘增生和骨赘形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okq.com/yyzn/11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