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可下载初中生物最后基础冲刺

最后基础冲刺七上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2.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3.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4.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5.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6.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植物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7.动物作为消费者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8.细菌和真菌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它们对于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9.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10.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11.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1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1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14.植物细胞的主要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细胞质里还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线粒体;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中,细胞质里还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叶绿体。15.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叶绿体,通常也没有液泡。16.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17.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这是因为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DNA,它的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就是基因,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18.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分不开的。19.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的,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所以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20.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21.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分别是: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22.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元构成,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在体内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23.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24.绿色开花植物体通常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25.分生组织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26.输导组织包括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和运输有机物的筛管。27.每一种器官都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每一种组织都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28.每个生物体都有一定的结构层次,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29.草履虫的收集管伸缩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30.蕨类植物不结种子,通过散放孢子繁殖。31.种子植物包括两大类群: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32.水稻的主要食用部位是由受精极核发育来的。33.种子的胚是受精卵发育而成的,是新植物的幼体由子叶、胚芽、胚轴、胚根组成。34.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35.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36.在根尖的结构中,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吸收水分的主要部分是成熟区。37.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药里面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38.植物传粉的方式一般有两种类型: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39.受精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为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40.绿色植物在光下可以进行的生理活动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吸收水和无机盐、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有机物。41.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42.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43.叶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44.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水,产物是有机物+氧气,条件是光能,光合作用的具体场所是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45.在温室大棚里施用气肥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二氧化碳,从而增强光合作用。46.细胞利用有机物,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各种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47.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48.冰箱能够保鲜水果蔬菜的原因是:降低环境温度,减缓呼吸作用作用。七下1.胎儿生活在子宫内的羊水中,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2.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3.维生素C是人体必需的物质,它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或水果中,缺乏它将会患坏血病.4.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5.在口腔里细嚼馒头或米饭,觉得有甜味,这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可以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6.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7.淀粉、蛋白质、脂肪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8.一位同学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它在人体的旅行路线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9.肝脏分泌的胆汁储存在胆囊中。胆汁中没有酶。10.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大肠也可以吸收一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11.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而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12.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加,于是气体就被呼出。13.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14.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是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从血液进入肺泡。15.吃饭时大声说笑,食物容易掉入气管,其原因是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由咽误入气管。16.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保护、防御作用。17.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因此呈红色。18.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叫做动脉。19.构成心脏的组织主要是肌肉组织;心脏内有4个腔,左右两部分不相通。20.与左心室相连的是主动脉,与右心房相连的是上、下腔静脉。与心室相连且流静脉血的血管是肺动脉。21.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具有能开闭的瓣膜,能够防止血液的倒流。22.血液循环时,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23.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24.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25.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26.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中的液体分别是血液、原尿、尿液。27.健康人的尿液中,一般检测不到的物质是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28.排尿的意义是:排出尿素等代谢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体内细胞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29.人体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的途径包括:排尿、排汗、呼吸。30.物体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31.视网膜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皮层,最终形成视觉。32.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听觉中枢,就产生了听觉。33.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34.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3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都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是一类简单(非条件)反射。36.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是骨、关节、肌肉(器官)37.运动是以关节为支点,以肌肉收缩为动力形成的。38.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八上1.水螅、海葵、海蜇都属于腔肠动物。2.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身体的前部有环带。3.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其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节。4.鸟类和哺乳类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恒温动物。5.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6.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7.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是: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恒温培养。8.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有些细菌能形成芽孢应对不良环境。9.日常生活中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都离不开酵母菌。制作酸奶、泡菜要用到乳酸杆菌。10.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1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DNA或RNA)组成。12.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病毒。13.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八下1.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2.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要经过开花、传粉、受精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3.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繁殖原理,使植物组织或细胞等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生物技术。植物的组织培养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4.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5.昆虫的常见变态发育类型有:完全变态发育(如家蚕)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如蝗虫)6.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7.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狗的长毛和短毛。8.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9.人类有46条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10.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X,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性别是女性。11.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12.由病原体(如细菌、病菌、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13.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14.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主要方法15.皮肤和黏膜是人体抵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16.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17.在受特定的抗原刺激后,免疫细胞能产生抗体,这属于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18.人体免疫具有免疫预防(识别)、免疫监视和自我稳定三大重要功能19.设计探究实验的原则有:单一变量,对照实验,可重复性原则20.现代生物技术包括: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初中生物各章节概念知识框架图!初中生物基础知识冲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okq.com/yyzn/114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