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康复职称考试mid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不属于康复医学服务对象的是()。

A.脑卒中后10天,病情稳定

B.脑外伤后运动正常但有认知障碍

C.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

D.心功能3级的心脏病患者

E.正在进行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E

康复医学服务对象有残疾者、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疾病或损伤及亚健康人群。

行走的天性-运动中的肌筋膜和身体

2.胸椎包括的椎体有()。

A.10个

B.11个

C.12个

D.13个

E.14个

C

组成幼年时脊柱由32或33块椎骨组成节段性中轴骨架,包括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3~4块。成年后,5块骶椎长合成骶骨,3~4块尾椎长合成尾骨。

年卫生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时间及报名流程

3.有关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正确的是?()

A.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紧密关联,目前是结合在一起的统一学科

B.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无关

C.康复医学是物理医学的前身

D.物理医学和康复医学都是理疗

E.物理治疗与物理医学是同义词

A

国际上物理医学的治疗主体是运动和理疗,主要目标是针对各种临床疾病,达到消炎、止痛、改善躯体功能等目标。康复医学则强调采用综合措施,针对患者或残疾者的功能障碍进行以改善、适应、代偿和替代为主要特征的治疗,达到提供生活独立能力和回归社会的目标。这两方面都是康复医学学科的主要工作内容。

4.热的传递方式有()。

A.传导、辐射、对流

B.反射、折射、散射

C.辐射、散射、对流

D.传导、对流、反射

E.辐射、反射、折射

A

热传递方式:①热传导:物体通过接触而传递热的方式。②热辐射:热源直接向空间发散热的方式。③热对流:依靠物体本身流动而传递热的方式。

5.康复的最终目的是使()。

A.残疾者痊愈

B.残疾者的功能完全恢复

C.残疾者恢复生活自理

D.残疾者提高生活质量,并回归社会

E.残疾者恢复工作

D

康复医学强调采用综合措施,针对患者或残疾者的功能障碍进行以改善、适应、代偿和替代为主要特征的治疗,达到提供生活独立能力和回归社会的目标。

年卫生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时间及报名流程

6.供应大脑的动脉是()。

A.颈内动脉

B.股动脉

C.冠状动脉

D.锁骨下动脉

E.胫动脉

A

脑的血管主要来源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大脑半球的前2/3和部分间脑由颈内动脉供应,大脑半球的后1/3及部分间脑、脑干和小脑由椎动脉供应。

行走的天性-运动中的肌筋膜和身体

7.人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为()。

A.脾脏

B.胸腺

C.腭扁桃体

D.舌扁桃体

E.咽扁桃体

A

脾是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同时又是储血器官,并具有破坏衰老的红细胞、吞噬致病微生物和异物,产生白细胞和抗体的功能。

8.产生卵子和分泌女性激素的器官为()。

A.卵巢

B.子宫

C.输卵管

D.阴道

E.前庭大腺

A

卵巢为女性生殖腺,是产生卵子和分泌女性激素的器官。卵巢左、右各一,位于子宫两侧的卵巢窝内。

9.关于光谱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光谱位于无线电波和X线之间

B.红外线的波长最长,位于红光之外

C.紫外线的波长最短,位于紫光之外

D.红外线和紫外线为可见光线

E.光谱分为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D

可见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单色光组成,红外线的波长最长,位于红光之外,紫外线的波长最短,位于紫光之外。红外线与紫外线为不可见光线。

行走的天性-运动中的肌筋膜和身体

10.引起疖、痈等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细菌是()。

A.葡萄球菌

B.淋球菌

C.链球菌

D.肺炎球菌

E.大肠埃希菌

A

葡萄球菌可通过多种途径侵入机体,导致皮肤软组织感染(如疖、痈、毛囊炎)、内脏器官感染(如肺炎、脓胸、中耳炎)、败血症和脓毒血症等。

11.nm的中文名称是()。

A.毫微米

B.微米

C.纳米

D.毫米

E.厘米

C

波长的计量单位为米(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其换算方法为1m=lOOcm,1cm=1Omm,1mm=μm,1μm=nm。

12.动脉血压调节的主要相关因素是()。

A.抗利尿激素

B.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C.肾血流量

D.肾小球功能

E.肾小管功能

B

肾素主要是由近球小体中的颗粒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水解酶,能催化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使之生成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可使血管紧张素Ⅰ降解生成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可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和分泌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有强烈的缩血管、升压作用;醛固酮促进肾远曲小管及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和排出钾,增加血容量,升高动脉血压。

13.腰椎的椎体数目为()。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E.7个

C

正常成人椎骨包括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1块。

14.肌力训练属于()。

A.言语治疗

B.作业治疗

C.运动疗法

D.康复工程

E.传统康复治疗

C

物理治疗包括运动疗法和理疗,是康复治疗最早开展的治疗方法,也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康复治疗。例如各种主动和被动运动(有氧训练、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等)和电、光、声、热、磁等理疗技术。

15.胰岛素分泌最重要的调节因素是()。

A.副交感神经功能

B.交感神经功能

C.血糖浓度

D.血压

E.食欲

D

胰岛素分泌最重要的调节因素是血糖浓度,血糖偏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胰岛素分泌,副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胰岛素分泌。

16.患者的特殊心理需要不包括()。

A.被认识和受尊重的需要

B.被接纳和归属的需要

C.接受信息的需要

D.安全和早日康复的需要

E.经济上得到支持的需要

E

患者的特殊心理需要包括:被认识和受尊重的需要、被接纳和归属的需要、接受信息的需要、适当活动与寻求刺激的需要、安全和早日康复的需要。

17.在我国残疾分类中,残疾的类型不包括()。

A.肢体残疾

B.内脏残疾

C.视力残疾

D.听力语言残疾

E.精神残疾

B

年国务院批准《五类残疾标准》,年全国抽样调查,包括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和精神残疾,但没有包括内脏残疾。

行走的天性-运动中的肌筋膜和身体

18.热源直接向空间发散热的方式是()。

A.热辐射

B.热对流

C.热传导

D.热平衡

E.热放散

A

热辐射指热源直接向空间发散热的方式。太阳向地球传递热的方式是热辐射。

19.防止制动后肌肉萎缩的根本方法为()。

A.神经肌肉电刺激

B.早期进行肌肉收缩活动

C.温热治疗

D.使用营养药物

E.生物反馈疗法

B

骨折后在石膏固定期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运动,有利于骨折的愈合,预防肌肉萎缩、减少关节功能障碍。

20.安静状态下能通过细胞膜的主要离子为()。

A.钠

B.钾

C.钙

D.氯

E.镁

B

细胞内外钾离子的不均衡分布和安静状态下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是使细胞能保持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的基础。

21.突触前抑制产生是由于突触前膜()。

A.产生超极化

B.递质耗尽

C.释放抑制性递质

D.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

E.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C

突触前抑制产生是由于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导致;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产生超极化都是突出后抑制的机制。行走的天性-运动中的肌筋膜和身体

22.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是()。

A.兴奋与抑制

B.正反馈与负反馈

C.躯体反射与内脏反射

D.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E.神经内分泌调节与神经免疫调节

D

神经系统的调节活动是以反射的形式进行的,反射又包括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23.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

A.兴奋性

B.抑制

C.兴奋

D.反射

E.反应

A

兴奋是生物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受足够强的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理功能加强的反应,如神经冲动的发放、肌肉的收缩、腺体的分泌等;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时发生兴奋反应(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

24.影响外周阻力最主要的因素是()。

A.血液粘滞度

B.红细胞数目

C.血管长度

D.小动脉直径

E.小静脉直径

D

循环系统的外周阻力主要是指小动脉和微动脉对血流的阻力。根据Poiseuille定律:血管阻力R=8ηL/(πr4),单根血管的阻力和血管直径的4次方成反比。

25.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是()。

A.紧张性收缩

B.容受性舒张

C.分节运动

D.蠕动

E.多袋推进运动

C

分节运动为小肠特有的一种以环行肌自动舒缩为主的节律性运动,包括收缩和舒张活动。在食糜所在的一段肠管上,由环行肌在许多地方同时收缩,把食糜分成许多节段,数秒钟后,收缩的部分开始舒张,舒张的部分开始收缩,这段食糜又重新分节,如此反复进行,有利于食糜与消化液的混合及肠粘膜对消化产物的吸收。

26.正常成年人安静时,通气/血流比值的正常值是()。

A.O.48

B.O.58

C.O.64

D.O.84

E.8.4

D

通气/血流比值指每分肺通气量(VA)和每分肺血流量(Q)之间的比值(VA/Q),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约为0.84。

27.以解剖学姿势为准,前后平伸并与地平面互相平行的轴是()。

A.矢状轴

B.额状轴

C.垂直轴

D.冠状轴

E.纵轴

A

以解剖学姿势为准,可设立三个典型的相互垂直的轴。①矢状轴(前后轴):前后平伸并与地平面平行的轴。②额状轴(冠状、纵轴):左右平伸并与地平面平行的轴。③垂直轴(纵轴):与身体长轴平行,并与地平面垂直的轴。

28.属于双轴关节的是()。

A.滑车关节

B.车轴关节

C.鞍状关节

D.球窝关节

E.平面关节

C

双轴关节的关节有两个互为垂直的运动轴,并且能对此二轴作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的运动。包括椭圆关节和鞍状关节。①椭圆关节:关节头为椭圆球面,关节窝为椭圆形凹面,可作沿冠状轴进行屈、伸和沿矢状轴进行展、收运动,还可作两轴交替的环转运动,如桡腕关节。②鞍状关节:相对两骨的关节面都是马鞍形,两者互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可作屈、伸、展、收以及环转运动,如拇腕掌关节。

29.以下组织传导速度最慢的是()。

A.房室结

B.心房肌

C.心室肌

D.浦氏纤维

E.室间隔

A

兴奋在房室交界处的缓慢传播而至耗时较长的现象称为房室延搁。窦房结内的传导速度低于0.05m/s,而房室结的传导速度最慢,仅为0.02m/s左右,兴奋通过房室交界的时间长达0.1s。房室延隔使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先后有序,协调一致的完成泵血功能。

行走的天性-运动中的肌筋膜和身体

30.根据肌肉运动作用进行分类不包括()。

A.原动肌

B.收缩肌

C.拮抗肌

D.固定肌

E.协同肌

B

肌肉根据运动作用分类可分为:原动肌、拮抗肌、固定肌和协同肌。在不同的运动中,某块肌肉可担当原动肌、拮抗肌、固定肌或协同肌等不同的角色。即使在同一运动中,由于重力的协助或抵抗力不同,同一块肌肉的作用也会改变。

31.温水浴的水温是()。

A.26℃~33℃

B.34℃~36℃

C.37℃~38℃

D.39℃~40℃

E.41℃~42℃

C

水疗法按温度分类分为:①冷水浴:水温低于26℃。②凉水浴:水温26℃~33℃。③不感温水浴:水温34℃~36℃。④温水浴:水温37℃~38℃。⑤热水浴:水温39℃以上。

32.可引起心率加快的是()。

A.体温下降

B.交感神经活动减弱

C.迷走神经活动增强

D.交感神经活动增强

E.血中肾上腺素浓度降低

D

心率受自主神经的控制,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心率增快;迷走神经活动增强时,心率减慢。影响心率的体液因素主要有循环血液中的肾上腺和去甲肾上腺素,以及甲状腺素。此外心率受体温的影响,体温升高1℃,心率将增加12~18次。

33.关于需要的特点,错误的是?()

A.是人的个性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B.是可以得到完全满足的

C.和人的活动相联系

D.具有永久的动力性

E.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

B

需要的特点:①需要是人的个性行为积极性的源泉。②需要永远和人的活动相联系。③具有永久的动力性(需要永远不会完全满足)。④需要推动了人的意志力的发展。⑤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

34.正常肌张力的特征不包括()。

A.具有完成某一肌群协同运动的能力

B.具有保持姿势不变的能力

C.能维持原动肌和拮抗肌间的平衡

D.在运动过程中不能变为固定姿势

E.被动运动时具有一定的弹性

D

正常肌张力在运动过程中可以使相关部位变为固定姿势,其余选项均正确。

35.老年病人肺功能改变的特点不包括()。

A.时间肺活量减少

B.功能残气量及呼吸储备功能减少

C.肺总顺应性明显降低

D.肺弹性回缩能力减弱

E.解剖和生理死腔无明显改变

E

老年病人肺功能改变中,解剖和生理死腔均增大,其余选项均符合老年病人肺功能变化特点。

36.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运输氧气

B.消耗氧气

C.运输能量物质

D.运输激素

E.血液凝聚

A

红细胞缩写为RBC,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同时也是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同时还具有免疫功能。

年卫生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时间及报名流程

37.神经—肌肉接头释放的兴奋性神经递质是()。

A.乙酰胆碱

B.多巴胺

C.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E.5—羟色胺

A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神经为运动神经,运动神经属于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的兴奋性神经递质是乙酰胆碱。

38.肩关节水平外展的主要动作肌是()。

A.大圆肌

B.斜方肌

C.三角肌

D.冈下肌

E.肱二头肌

B

上提肩胛骨的肌肉有:斜方肌(上部)、菱形肌、肩胛提肌和胸锁乳突肌,其中最重要的是斜方肌。

39.脊柱运动的自由度数量为()。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E.8个

C

按照刚体运动学理论,椎骨的三维运动有六个自由度即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运动方向上的角度以及上/下、前/后和左/右方向的位移。其中三个为平动自由度,三个为转动自由度。

40.含胆固醇最高的脂蛋白是()。

A.乳糜颗粒

B.高密度脂蛋白

C.中间密度脂蛋白

D.低密度脂蛋白

E.极低密度脂蛋白

D

血浆中含有多种脂蛋白,包括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VLDL及CM。其中含胆固醇最高的是LDL(50%);含TG最多的是CM(88%),其次是VLDL(54%)。

41.关于人格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具有整体性

B.具有组织性

C.具有纪律性

D.具有差异性

E.具有相对稳定性

C

人格是用来描述个体心理差异的,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也可以说是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标志。人格的特征有:整体性、组织性、差异性、相对稳定性。

4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

A

反射是最基本的神经活动,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包括五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43.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时,家长应()。

A.立即警告不要沾沾自喜

B.马上表扬、肯定

C.强调他还存在许多不足

D.不加理睬,让他自己认识到是小题大做

E.给他讲自己骄傲失败的故事

44.化脓性骨髓炎常见的致病菌为()。

A.大肠杆菌

B.绿脓杆菌

C.结核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肺炎双球菌

D

葡萄球菌所致疾病大致分为两类:①侵袭性疾病: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葡萄球菌可通过多种途径侵入机体,导致皮肤软组织感染(如疖、痈、毛囊炎)、内脏器官感染(如肺炎、脓胸、中耳炎)、急性骨髓炎、败血症和脓毒血症等。②中毒性疾病:由金葡菌产生的有关外毒素引起。包括:食物中毒;毒性休克综合征;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假膜炎肠炎。

45.偏瘫患者二级预防的最佳训练方法是()。

A.早期肢体活动训练

B.步行训练

C.利手交换训练

D.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E.职业前的康复训练

A

二级预防指疾病或损伤发生之后,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防止发生合并症及功能障碍或继发性残疾的过程。例如在脑血管意外之后,早期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以预防关节挛缩,采取合适的体位避免痉挛畸形,定时翻身以避免发生压疮等。

46.长期卧床休息和缺乏活动不会引起()。

A.废用性肌萎缩

B.挛缩

C.骨质疏松

D.有氧运动能力减退

E.低钙血症

E

高钙血症是长期制动后常见而又容易忽视的水电解质异常,在骨折固定或牵引而长期卧床的儿童中,高钙血症的发生率可达50%。其余选项均为长期卧床休息和缺乏活动可能造成的弊端。

47.震动觉的传导是通过()。

A.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B.压觉传导通路

C.视觉传导通路

D.锥体系

E.锥体外系

A

感觉传导通路包括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在不同状态时产生的感觉,又称深感觉,包括位置觉、运动觉和震动觉)、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浅)传导通路、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听觉传导通路、平衡觉传导通路。

48.肱二头肌反射的脊髓中枢在()。

A.C2~C3

B.C3~C4

C.C5~C6

D.C7~C8

E.C8~T1

C

肱二头肌反射为上肢深反射的一种,是肱二头肌受突然牵引后所发生的急速收缩反应。其反射中心为颈5~6节,传导神经为肌皮神经。检查方法:患者前臂略旋前,肘部屈曲90°,检查者将左手拇指放在其二头肌腱上,用叩诊锤叩击该拇指,反射作用为肱二头肌收缩。(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okq.com/yyzn/11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