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肩手综合征来ldquo敲门rdq

当肩手综合征来“敲门”

在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患者经常会出现这一类情况:患侧的肩膀,手肘,腕部和手指的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上肢浮肿,手及手指关节变形僵硬,肌肉萎缩,手部功能丧失。这就是肩手综合征,是卒中后偏瘫病人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它通常影响患者上肢,仅有20%的病人能够完全恢复以前的活动。实施有效的治疗方法降低肢体障碍、减轻残障程度,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早期康复治疗经证实在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治疗中恢复肢体功能效果较好。因此,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早期康复治疗是脑卒中治疗的关键之一。病例分享:

李XX,左侧脑梗死患者,发病三月余。因患侧保护不当,手掌出现肿胀,患侧肩于上举度左右时出现明显疼痛。

通过贴扎,被动运动,冷热水交替刺激法后,患者手背肿胀得到缓解。

经过治疗后,肩疼痛得到明显改善,可前屈至度左右。

01

分期

依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Ⅰ期:

早期患侧的手突然出现肿胀,很快发生明显的运动受限。手部肿胀及皮肤色泽改变,肩、手、腕部有疼痛性运动障碍,肿痛并活动受限。手背明显水肿,包括掌指关节和手指,皮肤皱纹消失,肿胀处柔软、膨隆,通常向近端正好止于腕关节。关节活动度受限:手被动旋后和腕背伸受限,并常感腕部疼痛;掌指关节屈曲明显受限,手指外展严重受阻(感觉双手越来越难交叉握到一起),指间关节僵直肿大,只能微屈,也不能完全伸直,被动屈曲时出现疼痛并受限。

第Ⅱ期:

肩、手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肿胀和皮肤色泽改变部分减轻或完全消失。手及上肢皮肤变薄,皮肤温度降低。开始出现手部小肌肉萎缩,手掌筋膜肥厚。

第Ⅲ期:

肩手部疼痛减轻或完全消失,手部肌肉萎缩明显,关节活动度丧失并发生畸形:腕关节上抬受限,前臂旋后严重受限;掌指关节不能屈曲,手掌大、小鱼际肌群萎缩变平。

(注意,第三期是不可逆的终末阶段。病侧手完全废用,成为终身残疾!)

02

病因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肩手综合征呢?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交感神经作用,周围神经损伤,神经源性炎症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根据研究,其可能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有:(1)长时间的腕关节强制性屈曲(2)过度腕关节伸展(3)长时间患侧手背静脉输液(4)患侧机械损伤03

治疗

(1)床上活动:双手插握(Bobath握手)上举运动:双手插握,掌心相对,患手在上。在健侧上肢帮助下,做双上肢肘、肩关节伸、屈、上举运动。还可以让患者在床上主动做左右翻身运动,可以由他人适当帮助。(2)被动运动:预防关节活动受限,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感觉输入。在患者仰卧位抬高上肢,进行肩,前臂,手腕和手指的轻柔被动或多,不可引起疼痛。不适当的被动活动是导致肩手综合征的重要原因。(3)压迫性向心缠绕:压迫性向心缠绕压迫手指肿胀的患者用一根粗1~2MM的细线做向心性缠绕,从指尖开始缠绕,绕至患者的掌指关节。压力从指尖开始逐渐减少,形成一个压力梯度,有助于患者的手部水肿的消退。(4)贴扎:在手指肿胀明显处首先采用爪形贴布,手掌背屈位,贴布起端从前臂无肿胀处,于手背沿着淋巴走行,止于手掌间隙。(5)冷水温水交替浸泡法,用40~45度的温水,5~10度的冷水,先浸泡温水2~3分钟,再浸泡冷水1~2分钟,反复5~10次,最后于热水浸泡结束。(6)物理治疗及传统疗法,重点针对患侧上肢的伸肌(如肱三头肌和前臂伸肌肌群),改善患者伸肘、腕、指功能。常用方法:功能位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和低中频电刺激、局部机械性刺激(如拍打)等以及针刺、按摩等法。04

预防

肩手综合征作为偏瘫后继发的并发症,多突然发生,但亦可发展缓慢,隐蔽。所以早期预防十分重要。(1)保持良好的体位摆放(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详见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okq.com/yyzn/112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