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情况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不只显示在腰部不适的症状,疼痛和不适会发散到腿足,所以经常被误认为是其他疾病,导致病人拖延病情。
这些情况可能预示腰椎间盘突出腰背疼痛:最常见、最容易被察觉到的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表现。疼痛时间数天或数年。感觉疼痛的部位较深,活动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
腰部活动障碍:在运动或是锻炼的时候,患者的腰部活动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在伸张或弯腰时,就可能会出现剧烈的疼痛。
腰容易扭伤:很可能不是肌肉拉伤而是腰椎间盘突出发出的信号。
脊柱侧弯:一般情况下,多数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腰脊柱侧弯。侧凸的方向可以表明突出物的位置和神经根的关系。神经根:泛指周围神经与脑或脊髓的连接部,是人体各种发射条件必须要经过的部位。
股体麻木:患病时间较长后,常有主观麻木感,多局限于小腿、足背外侧、足跟、足底,可与腰痛并见,少部分可仅有麻木而没有腰痛。同时因为神经根会受到椎间盘突出部分的强烈压迫,从而就会造成血流不足,导致缺血缺氧现象,首先会在小腿或脚面出现疼痛、麻木等异常感觉,随后也许会延伸到其他的部位。
患肢温度下降:由于突出部位压迫血管,导致患肢的温度骤降,使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患肢经常会感觉发凉、足背动脉搏动亦较弱的不良状况。
下肢放射痛:在腰椎间盘突出发病初期,疼痛首先在臀部开始,逐渐放射亚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甚至可能发展到足背外侧、足跟或足掌等部位,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站立和行走。
跛行:行走时因患肢疼痛,不能用力负重,着地时间短,跨步小,健肢着地时间长,跨步大,躯干僵硬,向前或一侧倾斜形成跛行。
风湿骨病网专家建议大家一旦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征兆,一定要医院检查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和诊断长期反复的腰痛,酸困,有时可放射至下肢,一般先有腰痛,逐渐出现腿痛,可不受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影响,少部分患者可有下肢麻木发冷,无力,肌肉萎缩,大小便障碍。
间歇性跛行,是椎管狭窄的特发性临床征状,主要表现为患者步行数百米后,出现一侧或双侧,腰困腿痛麻木、无力、抽筋、并逐渐加重以至跛行不能行走,下蹲或坐卧休息数分钟后症状缓解消失,又可继续行走,原因与直立行走时,椎管内压力增高,血管受压,神经缺血有关,而骑车并无此现象,主要是骑车时,身体前倾,椎管内空间增大,血管不受压有关。这就是所谓“车能行百里,难迈百米步”的道理。
体格检查:腰部过伸可引起下肢麻木,少数无任何阳性体征,直腿抬高试验多为正常,但合并腰椎突出,阳性率可达80%以上,跟腿反射可减弱或消失,肌力减弱,感觉减退,主诉多体征少也是椎管狭窄的又一特点。
X线表现,椎弓根粗大,椎板间隙变窄,后关节增生肥大,骨纹理紊乱,椎体后缘增生,少数出现椎体滑脱,测矢状径在12mm以下,CT表现椎管矢状经小于10mm,即可诊断椎管狭窄,椎骨周围骨刺,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或骨化,关节突肥大,硬膜囊挤压变形,MRI检查比CT分辩准确率更高,但费用较高必要时可以检查。
风湿骨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