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舒颗粒
4月25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邱贵兴教授发起的“颈舒颗粒—首个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总结会在京召开。颈舒颗粒有效性、安全性均获得明确证实,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VAS评分、麻木VAS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与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相对于最为保守的不予治疗,颈椎病患者服用颈舒颗粒在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上均具有明显优势。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的变化,颈椎病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中老年人群最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流行病学显示,神经根型颈椎病约占颈椎病的50-70%。约90%以上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方案,但临床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药物,均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来支持临床医生为患者选择精准的用药方案。
年启动临床研究项目
年7月13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邱贵兴教授牵头启动了《颈舒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旨在药物中寻找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患者经济负担低的优质治疗方案。研究严格按照GCP试验规范实施,由医院等14医院共同参与,研究历时两年零九个月。
明确颈舒颗粒药物机理
同时,为明确颈舒颗粒的药物机理,由香港中文大学秦岭教授牵头对颈舒颗粒进行了为期两年零九个月的基础研究项目。研究结果证实:颈舒颗粒有效改善大鼠痛觉、减少神经水肿、通过抑制STA3通路蛋白激活抑制巨噬细胞激活、抗炎作用、促内皮细胞成血管和迁移、促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
胡明教授
贺佳教授
邱院士表示:
邱院士表示: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颈舒颗粒作为国内首个开展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的药物,是目前颈椎病治疗领域、特别是颈椎病药物治疗领域发展的里程碑,极大推动了我国传统中成药从经典到精准临床价值的探索进程,在中医药研究领域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希望更多的临床医生参与到颈椎病临床研究当中,为颈椎病患病人群以科学的方法寻找有效、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案而不断探索前行!
此项研究的结果发布会将于年6月1日在北京召开,上海、深圳、杭州等地将同时设立互动直播分会场,6省联动互联网直播同时发布,研究结果值得期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