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疼痛颈椎管狭窄症

概念

构成颈椎椎管各解剖结构因发育或退变因素造成骨性或纤维性退变引起一个或多个平面管腔狭窄导致脊髓血液循环障碍、脊髓及神经根受压迫症状者。

发病因素

1、发育性颈椎管狭窄颈椎在胚胎发生和发育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椎弓发育过短,导致椎管矢状径小于正常的长度。在幼年时无症状,但随着发育过程和其内容物逐渐不相适应时,则出现狭窄症状。

2、退变性颈椎管狭窄症在50岁时,颈椎退变加速,骨赘的发生加快,到70岁时颈椎的骨赘(及常说的骨刺、骨质增生)发生率与腰椎、胸椎相同。

3、医源性颈椎管狭窄该症是因手术而引起。(所以说不要随随便便就做手术)

4、其他病变和创伤所致的继发性颈椎管狭窄

临床表现

颈椎管狭窄症多见于中老年人。好发部位为下颈椎,以C4-C6节段为最多见,发病缓慢。因男性椎管窄于女性,故发病率以男性较多。

1、感觉障碍主要变现为四肢麻木、过敏或疼痛。

2、运动障碍躲在感觉障碍之后出现,变现为椎体束状,为四肢无力、僵硬不灵活,大多数以下肢无力、沉重。脚落地似才棉花感开始。重者站立行走不稳,易跪地,需要扶墙或双拐行走,随着症状加重出现四肢瘫痪。

3、大小便障碍一般出现较晚,早期为大小便无力,以尿频、尿急以及便秘多见,晚起出现尿潴留、大小失禁。

诊断

骨性或纤维性增生引起一个或多个平面的官腔狭窄可确定为颈椎管狭窄;只有当狭窄的颈椎管腔与其内容物不相适应、并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时,方可诊断为颈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亦属于椎管狭窄的范畴,临床表现以根性症状为主;颈椎管狭窄和颈椎病并存时诊断上应同时列出。

治疗

一、针灸治疗

1、毫针治疗

A上肢症状取穴:风池、肩井、手三里、后溪、合谷、外关、曲池

B下肢症状取穴: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委中、申脉

怎么扎可以加我。

2、腕踝针

取穴:上5、上6、下5、下6

二、骨康贴外敷:怎么使用联系我。

三、手法治疗

注:一定先了解患者的病情的轻重和患者的部位,手法不当或者手法粗暴,会使患者颈椎椎管进一步减小,很多专家将其列为手法治疗的禁忌证。

步骤:让患者坐位,用拇指、食指拿揉僵硬的肌肉,向上提捏,放松颈肩部肌肉;点风池、天柱、大椎、肩井、肩中俞;然后一手托肘部,弹拨上肢内侧的肌肉,一手拿住腕部,一手由肩部从上支外侧向下顺,直到手指,再由内侧自下向上顺到肩部,最后点按曲池、外关、合谷。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okq.com/yyzn/11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