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隐形杀手周围神经病变

胃镜肠镜胶囊内镜 http://www.xinghaox.com/hhzyy/5110.html

滑动查看介绍

陈建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疼痛科主任。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巾帼建功标兵。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二级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疼痛学会会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分会腰背痛专家委员,山西省医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省健康协会脊柱脊髓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常委,山西省政协智库专家。

擅长微创技术治疗疼痛:通过利用神经阻滞、定点介入、射频、低温等离子消融等技术治疗偏头痛、脊柱源性疼痛、颈肩腰腿痛、癌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各种关节痛、眩晕症等。

身体某些部位出现疼痛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往往我们认为忍一忍就好了,但是有些疼痛出现时我们切不可大意。如果您或身边人是多年的糖尿病患者,又遇到手足疼痛的情况时,这种疼痛就不能耽误了,要考虑及时就医,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为什么我们要这么提醒人们呢?众所周知,糖尿病不仅仅是高血糖那么简单,糖尿病本身也不可怕,真正损害身体健康甚至威胁生命安全的是它的并发症。糖尿病的并发症可以说是遍布全身,当糖尿病人群出现疼痛症状时,多数是神经系统损伤造成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周围神经病变。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这个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

据统计,全球约有4亿人患有糖尿病,其中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在50%左右。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糖尿病人群众多,周围神经病变实在不容小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一种慢性并发症,出现一系列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我们大致将它分为: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局灶性单神经病变、非对称性的多发局灶神经病变、多发神经根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其中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最为常见,约1/3的糖尿病患者和约1/4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出现这种改变。糖尿病诊断后的10年内,60%~90%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仅有30%~40%的患者没有症状,但是临床症状一旦明显,在许多患者中会遗留残疾,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这种最多见的周围神经病变又有哪些具体的症状表现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呢?

这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侵犯周围感觉神经,又可以分为无痛性神经病变和痛性神经病变。前者多是患者丧失保护性感觉如:痛觉、触觉、位置觉等,导致足部出现不易察觉的破损而出现长期溃疡,形成我们常说的糖尿病足,溃疡迁延不愈,最终甚至需要截肢治疗。另一种痛性神经病变则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通常以双侧对称性的肢体远端疼痛为主,下肢重于上肢,最初多是双足的远端受累,逐渐向近端发展到小腿,而且夜间疼痛更明显。

疼痛发生时,不仅有自发性疼痛,还有诱发性疼痛。自发性疼痛可表现为持续烧灼痛、间断的刺痛、电击样疼痛,诱发性疼痛则包括患处在遇到正常情况下可以引起疼痛的刺激时,疼痛程度较正常情况更重,或是正常情况下的触摸动作是不会引起疼痛,而这类患者却会诱发出疼痛。

仅仅是疼痛就给人们造成了巨大困扰,而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还不仅于此,常常伴有跟腱反射减退、手套袜套样的感觉减退、肌肉的萎缩无力等等,严重时还会出现脚踩棉花感,走路时感觉不到地面,读书时翻页困难,不能触摸分辨硬币等情况。与无痛性神经改变相比,其更加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当然,以上这些表现只是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一部分,当我们发现这种潜在可能时,医院做更专业系统的检查,尽早开始相关治疗。

说到神经病变的治疗,长期有效的血糖管理都是最基本的。由于神经系统损伤是一个长期过程,仅通过针对症状的治疗是难以有效缓解疼痛的,平稳的血糖状态有助于延缓损伤的进展,同时保证各种治疗发挥最大的效果。长期的药物治疗仍然是根本,针对神经修复,常用甲钴胺、神经生长因子等,在抗氧化、改善微循环、提高神经血氧供应中,前列腺素、钙拮抗剂等等都是有效的,不少相关中草药也在临床中广泛使用。在疼痛管理中,目前我们推荐有SNRIs类的度洛西丁、三环类抗抑郁药中的阿米替林以及抗惊厥药物中的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多数有一定副作用,应当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服用。另外,局部的外用药物如辣椒碱、利多卡因贴片也有一定的缓解疼痛作用。在面对一些效果不佳或不良反应多的患者时,非药物治疗可以作为很好的补充。红外线照射、低强度激光治疗等理疗手段都有助于缓解疼痛,恢复感觉,中医的针灸治疗也发挥了很大作用。针对疼痛十分严重的患者,我们可以适用外周神经脉冲射频、经皮神经电刺激、脊髓电刺激等比较先进的神经调控技术,为患者有效减轻痛苦。

虽然治疗手段较多,但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仍是糖尿病领域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因此日常的管理和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管住嘴,迈开腿”是我们熟知的理念,做到持之以恒是有难度的。饮食管理要贯穿糖尿病治疗的各个阶段,我们应当共同制定合理的食谱,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特别注重可以补充维生素的坚果、鱼类食物,有利于营养神经,促进神经修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应当坚持长期有氧运动,适度运动不仅可以改善周围神经症状,增加神经组织养供,还会提高机体胰岛素的敏感度,利于控制血糖。运动过后,保证每天的睡眠质量也是同样重要的,尽量避免因疼痛等影响休息,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和心理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患者的医生和家属应多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尽可能消除负面情绪,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医师的帮助,积极预防心理疾病的出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糖尿病患者构成了巨大威胁,我们建议糖尿病患者除了长期监测血糖,至少每年要做一次神经病变的筛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如此能够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为自己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刊发于《人人健康》年14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okq.com/ysjk/98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