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完全性损伤病人

(原标题:脊髓损伤患者平均年龄38岁康复治疗有助回归社会)

生活中,“轮椅一族”并不少见,他们由于存在严重的功能障碍,只能常年生活在轮椅上,生活枯燥、举步维艰,令人倍感惋惜

本文来源:现代金报

“脊髓损伤除会引起肢体瘫痪外,长期卧床还会产生诸如骨质疏松、关节僵直痉挛、泌尿系统感染或结石、压疮、下肢静脉血栓、异位骨化等并发症,无论对再就业还是日常生活影响都很大”

据最新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脊髓损伤的发生率大约为60/100万人左右,并呈趋高趋势,平均年龄在38岁上下,男女比例约为7.5:1,在职人员居多大多是由于工伤事故或交通事故引起,对家庭和社会影响很大

脊髓损伤康复要因人而异

但由于中枢神经的不可逆性,脊髓损伤康复应因人而周围神经病变异,根据康复预期合理确定康复目标,制定康复方案,以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脊髓损伤根据其损伤程度可分为不完全性损伤和完全性损伤对于不完全性损伤病人,其运动功能可以部分或大部分得以恢复,特别是瘫痪肢体还存在有感觉病人,恢复的机会较大,这部分病人的康复应围绕恢复和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为主要目标对于完全性损伤病人,通常其功能障碍比较恒定而难以恢复,但可以通过康复工程手段,使病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王伟华 贺艳/文

杨主任说,康复是脊髓损伤患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通过主动与被动活动训练及水疗、理疗、器械训练等康复措施,使脊髓损伤病人的剩余功能得以最大程度发挥,尽可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对他人的生活依赖,脊髓神经萎缩实现回归社会的愿望

“过去,重度近视眼也是功能障碍患者,但自从发明了眼镜,还有谁讲他们是残疾人脊髓损伤病人也一样,通过康复能熟练使用轮椅、助行器等,还有不断改善的无障碍环境,完全可以与近视眼群体一样,回归社会,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宁波市康复医院骨、关节与脊髓损伤康复科主任杨学民主任说:“ 轮椅一族 中,特别是青壮年轮椅患者,大多是由于脊髓损伤引起,他们本应是国家的栋梁、家庭的支柱,由于瘫痪而陷入困境其实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可以通过康复,重新回归社会”

脊髓是支配四肢运动非常重要的神经中枢,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受到脊柱的保护脊髓一旦遭到外力冲击损伤或病变,危害十分严重

杨主任介绍说:“脊柱最常见损伤的部位迟神经受损一处是颈椎,即第4至7节颈椎;另一处是胸椎和腰椎的交界部位,即第10节胸椎至第2节腰椎严重的脊柱骨折或者脱位后,多数情况下会导致相应部位的脊髓损伤,颈部脊髓损伤可导致四肢瘫痪,胸腰部脊髓损伤可导致双下肢截瘫”

每100万人约有60个脊髓损伤病人

杨主任认为,对于康复要有重新的认识“康复不仅仅只是恢复身体功能,还包括心理、职业能力、交流能力及预防并发症等,最终的目标是回归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okq.com/ysjk/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