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临床表现:
颈型
以颈项僵硬、疼痛、颈椎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颈椎(正侧位)片显示: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或有韧带钙化,生理曲度变直等。
神经根型
在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50%-60%)。是由颈椎间盘侧后方突出、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肥大,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致。
病变在颈5以上者可见颈肩痛和颈枕痛及枕部感觉障碍等;在颈5以下者可见颈僵,活动受限,有一侧或两侧颈、肩、臂放射痛并伴有手指麻木,肢冷,上肢发沉,无力、持物坠落等症状。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脊髓型
占10%-15%。脊髓受压的主要原因是中央后突之髓核、椎体后缘骨赘、增生肥厚的黄韧带及钙化的后纵韧带;下颈段椎管相对较小,脊髓受压也易发生在下颈段。
脊髓受压者,可出现上肢或下肢,一侧或两侧的麻木、酸软无力、颈颤臂抖,甚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不全痉挛性瘫痪,如活动不便、步态笨拙、走路不稳,以致卧床不起,甚至呼吸困难,四肢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等感觉或运动障碍。
X线表现与神经根型相似。
脊髓造影、CT、MRI可显示脊髓受压情况。
椎动脉型
颈椎横突孔增生狭窄、上关节突明显增生可直接刺激或压迫椎动脉;椎动脉型颈椎病可表现为颈肩痛或颈枕痛、头晕、恶心、呕吐、位置性眩晕、猝倒、持物落地、耳鸣耳聋、视物不清等临床症状。上述诸症常因头部转动或侧弯到某一位置而诱发或加重。旋颈试验阳性。TCD(经颅多普勒)提示供血不足等。
眩晕——本型的主要症状,可表现为旋转性、浮动性或摇晃性。头部活动时可诱发或加重。
头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血管代偿性扩张引起。主要表现为枕部、顶枕部痛、也可放射到颞部。多为发作性胀痛。
视觉障碍——为突发性弱视或失明、复视,短期内自动恢复。是大脑后动脉及脑干内3、4、6脑神经核缺血所致。
猝倒——是椎动脉受到刺激突然痉挛引起。多在头部突然旋转或屈伸时发生,倒地后再站起即可继续正常活动。
其他——还可有不同程度运动及感觉障碍,以及精神症状。
交感神经型
颈脊神经灰交通支与颈交感神经及第1、2胸交感神经节的白交通支相连;颈椎各种结构病变的刺激通过脊髓反射或脑-脊髓反射而发生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头痛、头晕,有时伴有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瞳孔扩大或缩小,心跳加速、心律不齐,心前区痛和血压升高;头颈及上肢出现出汗异常;耳鸣、听力下降,发音障碍。
交感神经抑制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眼花,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胃肠胀气
X线、CT、MRI等检查结果与神经型颈椎病相似。
混合型
在临床上,以上各型很少单独出现,最为常见的是同时存在两型或两型以上的各种症状,即为混合型颈椎病。
诊疗注意事项:
(一)推拿治疗颈椎病手法以轻柔和缓,切勿手法粗暴猛烈。
(二)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不宜做后仰头转颈运动,以免加重眩晕。
(三)对脊髓型颈椎病,推拿治疗效果不佳,或者进行性加重者应考虑综合治疗。
尊敬读者,您有任何疑问,可在公众平台直接留言,我们在第一时间答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