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椎管狭窄是导致腰痛及腰腿痛等常见腰椎病的病因之一,按部位可分为中央型(主椎管)狭窄症、侧方型狭窄症及神经根管狭窄症三大类,按病因可分为先天发育性及后天继发性两种。那么,腰椎管狭窄体现哪些症状呢。
有很多都是由长期的腰痛,然后转化为骶尾部和臀部以及下肢痛等等。而且疼痛的程度都没有腰间盘突出症的严重。最初一般都是胀痛,伴随着酸痛和行走后明显的疲乏感,通常腹压没有增高时会出现放射痛。
等病程发生到一定的节段时,会有典型的间歇性破行出现,在短距离行走时会有腰部和下肢的疼痛麻木感、还会伴随下肢无力或者是下肢的抽筋等等,待蹲下或者是弯腰时,疼痛会得到明显的减轻,继续行走,症状则会又出现。
患者会出现小便次数变多,伴随尿急等等的症状,还会出现便秘以及便意频繁等等这些症状,也会有出现性功能障碍的表现。
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组慢性进行性脊髓、马尾及脊神经疾病。是由椎管发生的骨性和(或)纤维性狭窄引起的脊髓、马尾及脊神经根的压迫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
引起椎管狭窄的病理改变是多方面:
1、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后纵韧带肥厚、骨化,椎间盘后突。
2、关节突肥大增生,从后方造成侧隐窝狭窄,压迫神经根。
3、椎弓根短缩或内聚,造成椎管矢状径和横径狭窄。
4、黄韧带增厚,从侧方、侧后方及后方造成椎管狭窄。
5、椎板增厚,从侧后方及后方压迫硬膜及马尾神经。椎间盘退变致椎间隙变窄。
6、椎体滑脱,由于上下椎体的相对前后移位而造成椎管狭窄。
7、硬膜外病变(如硬膜外脂肪增生及纤维化,硬膜外束带、粘连等)造成椎管狭窄。
临床表现
1、间歇性跛行:当患者步行一定距离(数米-数百米)后,出现一侧和双侧腰酸、腿疼、下肢麻木、无力以致跛行,当蹲下或坐下休息数分钟后有可继续步行,但距离较正常人为短。因有间歇期,故名间歇性跛行。严重者不能下地行走。
2、腰部后伸受限及疼痛:当腰椎由中立位到后伸位时,椎管后方的小关节囊及黄韧带挤向椎管,椎管长度亦缩短2.2mm,椎间孔变窄,以致管腔内压力急剧增高,并由此出现各种症状。
3、主述与客观检查的不符合:病程早期,由于椎管狭窄使椎管及神经根管容积降至正常低限,当患者处于各种增加椎管内压的被迫体位时,主述多。而就诊时因经短暂休息,故客观检查常为阴性。
4、除上述三大症状外,临床还可以出现以下症状和体征:
(1)腰部症状:主要表现为腰痛、无力、易疲劳,但屈颈试验阴性。
(2)下肢根性症状:多为双侧性,可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似,尤以步行时为甚,但休息后缓解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