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时颈椎曲度变直
据美国NIH统计,脊柱退变疾病在全球范围发病率高达5.7%,门诊流行病调查显示脊柱疾病发病率仅次于流感,约有76%的门诊患者存在腰背痛症状,其中65~74岁人群高发;65%有颈肩痛,其中45~64岁人群高发。研究显示,脊柱病还在逐渐的年轻化。青少年颈椎病患者比例由年的8.7%上升到目前的12%。当脊椎各部分劳损,身体会怎样?
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组成,由于每部分作用不同,其劳损程度、常见病也不同。
颈椎·脊柱的第1~7节
活动频率最高
特点: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也较大,很容易发生劳损。
颈椎不仅支撑头的重量,还有很大的活动范围。随着年龄的增长,下段颈椎容易发生退化性改变,主要表现椎间盘变薄,椎骨间隙变窄,使椎间孔变小。同时,椎骨边缘易长骨刺,压迫脊神经的根部,形成颈椎病。
颈椎病所涉及的神经与血管较多,而且脊髓的开始段位于颈椎,一旦颈椎病变,很容易引起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
胸椎·脊柱的第8~19节
骨头“松”了,它先遭殃特点:与肋骨形成“包围圈”,保护心肺功能。从上向下,椎体逐渐增大,表示负重逐渐增加。
临床上,胸椎整体患病率较低,一般以骨质疏松性脊柱畸形和压缩性骨折常见,多发于绝经后的中老年女性。
许多的体态问题例如驼背、圆肩都有可能胸椎的原因。
胸椎病一般表现为慢性腰背痛,胸痛,肋间神经痛,手臂麻痛,肩背部麻木,蚁行感,多汗或无汗,胸闷,心悸,头昏,失眠,消化不良,严重时出现站立不稳,行走困难,胸腹出现束带感,大小便异常,截瘫等。
类似于束带感
腰椎·脊柱的第20~24节
最“受苦受累”特点:虽然没有颈椎灵活,但它承担着整个上半身的重量。
腰椎是人体连接胸廓和骨盆的唯一骨性结构,是脊柱中负重最大的部位。除了负重,许多动作例如弯腰、提东西等都需要腰椎承受力量,所以腰椎间盘负荷较大,容易病变。
近年来20岁左右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明显增多,与当下部分年轻人体重偏高有关,其腰椎受力会更大,再加上不良姿势以及外力冲击等,很容易受伤。
该病多表现为颈肩酸痛、头痛、眩晕、腰骶部酸痛、甚至牵连引发下肢疼痛,不能直立等,严重者可能会导致瘫痪,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骶尾椎·脊柱的第25~26节
女性更易受伤特点:它们与左右髋骨构成骨盆,能传递重量及支持、保护内脏。除了韧带,此处还有丰富的肌肉,受损几率较小。
在婴儿时期,人体存在5块骶椎,长大后,逐渐融合为一整块骶椎。男性尾椎较向内弯,女性尾椎较直且长,所以女性更易受伤。
女性骨盆
骶椎病变时,容易引起骨盆供血不足,导致盆腔内生殖器官功能受限,性激素受到抑制,导致人体发育不良、内分泌失调、腰骶疼痛等问题。
脊椎最怕你做4件事
怕久坐坐的时间长对脊柱是很不好的因素,因为坐姿是对人的椎间盘是损伤最大的一个姿势,站的时候要比坐的时候,腰的负荷要减轻很多。
所以说,坐的姿势不要太长,一般来说要维持在一个小时左右,超过一小时,就要起来走走改变下姿势,活动活动下腰背肌,这是很重要的。
怕冷临床发现,每当天气转凉的时候,脊椎病人就有增加的趋势。寒冷会导致脊椎的韧带、肌肉僵硬,影响血液循环,进而损伤脊椎。
类似于椎间盘缓冲力量
脊柱的1/4由椎间盘构成,椎间盘内含有大量的水,寒冷导致水的流动性变差,无法起到承受身体重量、缓冲脊柱冲力的作用,从而产生腰痛,损伤脊柱。
怕“猛”动作幅度太大,很容易导致脊椎严重受损,剧烈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
别为了方便而“为难”脊椎,比如猛地一扭头、站着直接弯腰拿重物、够不着东西的时候拼命拉扯上半身等。
怕歪j脊柱具有一定的生理曲度,即颈曲凸向前、胸曲凸向后、腰曲凸向前、骶曲凸向后,胸椎和骶椎向后弯曲最大限度的扩张胸腔和盆腔的容量,用于保护脏器,而颈椎与腰椎向前弯曲则是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
当我们做出翘二郎腿、葛优瘫等不良姿势时,会改变脊柱的生理曲度,长时间的改变,则会引起脊椎曲度变直、脊椎反弓、脊柱侧弯,导致椎间孔中的神经血管受到压迫,肌肉劳损等问题。
怕"不合身"床垫、枕头等卧具如果不合适,脊椎就易受损。床垫不能太硬或太软;枕头高度应该是枕下去后与拳头差不多、形状为颈部稍高头部稍低的。此外,桌椅也非常关键,椅背最好有前凸设计,没有的话可在后腰部位放个小靠垫,帮助减轻腰部压力。桌子则最好选择前高后低、桌面倾斜的,以便减少工作时腰向前弯的程度。转体护脊操
好物推荐:
都看到这里了,帮我们点个"在看"呗!推荐阅读:
手又麻了?这是"它们"在向你求救!
脊柱侧弯有多恐怖?赶紧来看看!吓得我立马坐直了
翘二郎腿的好处只有一个......(女生必看)
头痛中有90%都是它!根源不在脑袋上,我们该拿它怎么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