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腰椎退行性疾病
颈椎退行性疾病
C?~C?运动范围大,易劳损,是颈椎病最常见的发病部位,颈5~6(C?)受累表现为拇指放射痛,桡骨膜反射和肱二头肌反射减弱。
颈4~5(C?)受累表现为一侧颈部及肩部放射痛,三角肌处麻木,无反射改变。
颈6~7(C?)受累表现为中指放射痛,肱三头肌反射减弱。
颈7~胸1(C?)受累表现为环指和小指放射痛,无反射改变。
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特点:四肢无力;行走不稳、持物不稳;生理性反射减弱或消失;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Hoffmann征、Babinski征)阳性;括约肌功能障碍。
脊髓型颈椎病容易引起肢体不同程度的残疾,脊髓长期受压迫及反复刺激后手术治疗效果不良,故一旦诊断明确,应早期手术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禁用颌枕带牵引和推拿按摩,否则可能导致脊髓损伤引起瘫痪。
神经根、交感、椎动脉型颈椎病首选保守治疗,包括颈椎牵引、理疗、改善不良工作体位和睡眠姿势。
颌枕带牵引可解除肌痉挛,增大椎间隙,减小椎间盘压力,减少对神经根的刺激。
推拿按摩亦可减轻肌痉挛,改善局部血运,缓解症状。
颈椎病手术适应证为:
(1)神经根性疼痛剧烈,保守治疗无效;
(2)脊髓或神经根明显受压,伴有神经功能障碍;
(3)症状虽然不甚严重但保守治疗半年无效,或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者。
脊髓型颈椎病和脊髓空洞症均有感觉障碍,但发生的情况并不相同,脊髓型颈椎病痛温觉、触觉同时发生障碍,产生麻木等感觉和运动异常;而脊髓空洞症的病人会有感觉分离现象,即痛温觉丧失,触压觉及精细触觉仍然存在。
脊髓型颈椎病MRI可显示脊髓不同程度的受压情况,而脊髓空洞症MRI示脊髓内有与脑脊液相同之异常信号区。
腰椎退行性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机制为:
(1)坐骨神经痛:化学物质刺激;自身免疫反应使神经发生炎症反应;突出髓核对神经根直接压迫水肿;受压神经根缺血。
单纯纤维环内层受到突出的髓核刺激不会产生坐骨神经痛,只有纤维环破裂,髓核经破口脱出时,方可刺激神经根产生坐骨神经痛。
(2)腰痛: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突出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产生下腰部感应痛。
Lasegue试验(直腿抬高试验):病人仰卧,伸膝,被动抬高患肢,正常人神经根有4mm的滑动度,下肢抬高到60°~70°始感胭窝不适,本症病人神经根受压或粘连使滑动度减少或消失,抬高在60°以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故该实验正常一般至少提高到60°~70°。
腰3~4椎间盘突出压迫腰4,腰4神经根受压时,膝上前内侧感觉减退,伸膝无力,膝反射减弱或消失。
腰4~5椎间盘突出压迫腰5,腰5神经根受压时,大腿后外侧、小腿前外侧及足内侧痛、触觉减退、趾背伸无力。
腰5骶1间盘突出压迫骶1,骶1神经根受压时,外踝附近及足外侧痛、触觉减退,踝反射减弱或消失,足趾屈肌力减弱。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征包括:腰椎侧凸、腰部活动受限、病变间隙的棘突间有压痛及骶棘肌痉挛、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神经系统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适应证为:
(1)腰腿痛症状严重,反复发作,经半年以上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病情逐渐加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
(2)中央型突出有马尾神经综合征,括约肌功能障碍者,应按急诊进行手术。
(3)有明显的神经受累表现者。
卧床休息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以减轻或者消除临床症状。
骨盆牵引可以使椎间隙增大及后纵韧带紧张,有利于突出的髓核部分还纳。理疗、按摩可缓解肌肉痉挛,松解神经根粘连,或改变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对应关系,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
皮质类固醇硬膜外注射可抑制神经末梢的兴奋性,同时改善局部血运,减轻局部酸中毒,从而起到消炎作用,阻断疼痛恶性循环。
手术方法:
(1)传统开放手术:包括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以及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2)显微外科腰椎间盘摘除术:利用显微镜辅助手术,行椎间盘摘除。
(3)微创椎间盘摘除手术:最初有经皮髓核切吸术,随着技术的发展,后来出现的微创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以及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等。
近年来以PELD为代表的经皮脊柱内镜技术发展迅速,因其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4)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其手术适应证尚存在争论,选择此手术须谨慎。
腰椎管狭窄与腰椎间盘突出相比,主诉症状多而阳性体征少。
下腰痛、持续跛行、鞍区感觉异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均可出现。
英文
cervicalspondylosis
cervicaldischerniation
anteriorcervicaldiscectomyandfusion,ACDF
ossificationoftheposteriorlongitudinalligament,OPLL
lumbardischerniation
Schmorlsnode
micro-endoscopicdiscectomy,MED
percutaneousendoscopiclumbardiscectomy,PELD
lumbarcanalstenosis
lumbarspondylolisthesis
Quantum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