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直你的腰杆

挺直你的腰杆

——“潍坊名医”徐兆万素描

(徐兆万)

(带教硕士研究生。已培养33人。)

[徐兆万(中)与科室医生利用患者术后3D打印模型判断内固定情况。]

有朋友隐隐感到腰痛,很难挺直腰杆,他预报第二天阴潮或有雨。朋友的腰痛病多年了,对阴雨天气先知先觉。因为是老毛病了,医院检查。医院看一下,他方同意请记者医院就诊。记者打电话医院,获悉次日脊柱外科主任、潍坊名医徐兆万坐诊,于是决定陪朋友前往就医。

外科诊区熙熙攘攘

果然,(年)7月12日,阴,闷,湿度大。上午8时许,记者与朋友一医院门诊楼外科诊区。

走进外科诊区,记者看到候诊区内所有的坐椅上均坐满了病人,坐椅的旁边还站着不少病人的家属;在通往各诊室的走廊上的坐椅上亦坐满了等候就诊的病人及其家属;整个诊区内,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有位坐着轮椅、在两个儿子陪同下的八旬老人一到诊区,即向导诊服务台打听在脊柱外科看病的大夫是不是徐兆万,当导诊人员说徐兆万正在坐诊时,她满意地点了点头,并让儿子将自己推到候诊区等候。她是专程从高密赶来就医的病人,患椎间盘突出病几十年了,总是治不好,医院脊柱外科治疗椎间盘突出效果好,就让儿子陪她来到了这里。

……

虽然朋友在自己看病这个问题上拖拖拉拉、满不在乎,但他却是个急性子,见外科诊区内候诊病人太多,就想退出,待以后有时间再看。正犹豫间,他的同事给他打来电话,说有急事,医院返回了单位。

记者看到问诊病人众多,而且听到多人提及徐兆万,遂决定跟踪采访徐兆万,看看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问诊病人穿梭不止

13号诊室是脊柱外科诊室,徐兆万正在坐诊。记者进入诊室,未与徐兆万打招呼,而是静静地观看他为病人诊病。

有6位病人围在诊桌前。徐兆万一个接一个地为病人诊病;他的助手在不停地为病人填写病历、登记有关情况。

徐兆万为一拨病人看完病后,另一拨病人即从门外走廊上的坐椅上站起来走进诊室;病人按序号鱼贯而入,然后一个接一个满意离去。

问诊病人穿梭不止,记者看得眼花缭乱。

头晕目眩手指疼痛

在诊区候诊的八旬老人坐着轮椅在两个儿子的陪护下来到诊室,所有等待问诊的病人及病人家属都给她闪开了道,请她先看。老人行动不便,徐兆万问完病情后,即帮她的两个儿子将她扶到诊床上,细心地按着老人腰痛的部位,问这问那。

有位来潍坊打工的湖南人说着一口湖南话,在场的人很难听懂,徐兆万请他讲普通话,而他讲出的普通话又异常生硬。因为经常有南方人前来问诊,徐兆万习以为常。徐兆万通过眼神、动作等,明白了病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并准确无误地为他做出诊断。

……

一天下来,徐兆万共为75位病人看了病。当最后一位病人离开时,已过了下午的下班时间。此时,徐兆万方有时间接受记者的采访。诊断病人过多,徐兆万最大的感觉是有些头晕;因为不断地通过X射线观片灯观片,徐兆万的另一个感受是目眩;不停地用右手大拇指或食指按病人的腰部,他的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倍感疼痛。

一位优秀学科带头人

次日,记者再医院,向院方了解徐兆万的有关情况。医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徐兆万是脊柱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潍坊名医,兼任潍坊医学院外科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潍坊医学会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组委员。徐兆万在颈椎病,胸、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椎管肿瘤,脊柱骨折,脊柱结核的诊断、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尤其在椎间盘突出症的阶梯治疗,寰枢椎疾病的手术治疗,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胸、腰椎前后路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等高新技术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主持完成省、市科研攻关课题11项,撰写发表医学论文70余篇。主持完成的椎板切断并原位回植的椎管成形术治疗重度椎管狭窄症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寰枢椎骨折与脱位的外科治疗研究通过专家鉴定。目前正在进行胸腰椎骨折与脱位的外科治疗研究。徐兆万从医27年来,一直在医疗、教学、科研一线工作,每年完成近例脊柱外科大中手术,专家门诊诊疗病人多人次。

脊柱外科是潍坊市重点学科,是专门从事脊柱疾病、创伤诊治的专科之一,是潍坊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也是潍坊市技术力量雄厚的脊柱外科专业带头学科。

办公室如同诊室

7月14日,是徐兆万为病人做手术的日子。征得院方同意,记者决定跟随徐兆万观看一例脊柱外科手术。

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病房楼脊柱外科徐兆万的办公室。办公室里竟也挤满了病人,或坐着或站着。这些病人都是冲着徐兆万的名声而来的,有的是徐兆万的老相识,有的是朋友新介绍来的。

徐兆万耐心地为每一位病人诊病。办公室里没有X射线观片灯,徐兆万就对着窗户为病人看片。病人接踵而来,徐兆万只好一位接一位地为他们看病。手术时间快到了,还有病人前来,徐兆万只好让他们在会议室里等待。

对待病人像亲人

记者跟随徐兆万来到手术室。徐兆万要为一位患者摘除椎管内肿瘤。脊柱疾病和创伤的治疗具有高难度、高风险,要求脊柱外科医生不但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高尚的医德。医院脊柱外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位病人因为手术原因出现神经、脊髓损伤导致瘫痪的现象,更没有因为手术原因而出现的死亡现象。

麻醉师对病人进行了局部麻醉,助手们做好了准备。徐兆万拿起手术刀,手术即时开始。尽管经常为病人做诸如此类的手术,但是徐兆万还是小心翼翼,唯恐出现半点纰漏。

因对病人施行的是局部麻醉,病人的头脑是清醒的。在摘除椎管内肿瘤时,病人说有点痛。徐兆万像亲人一样询问他哪里痛,他说腿痛。麻醉师为他添加了一点麻醉药。待肿瘤摘除后,护士将肿瘤装到一个塑料袋里,徐兆万让护士拿着装有肿瘤的塑料袋让病人看了看,并安慰病人道:“肿瘤已经取出来了,你就放心吧!手术很快就好了。”病人很满意地点了点头。

此例手术进行了大约一个小时,手术顺利。术后,徐兆万告诉记者,选择使用局部麻醉是为了让病人有一定的知觉,这样可以很好地避免损伤神经。

先进的诊疗技术

回到脊柱外科,记者对徐兆万及其他医护人员进行了采访,了解到该科在徐兆万的带领下,成功开展了多项先进的诊疗技术。

其一,成功开展了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人工椎间盘置换技术的应用,填补了山东半岛地区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空白,是治疗颈椎病的一个技术突破。

其二,推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阶梯治疗”。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脊柱外科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其病程发展和演变过程辩证施治,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分为三个阶段,各个阶段实施不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即“阶梯治疗”,通过5年近例病人的治疗与观察,明显提高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

其三,使用PLDD技术。PLDD技术全称是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技术。此项技术是国际上最先进的椎间盘微创治疗技术,被誉为“椎间盘突出治疗的革命”。脊柱外科引进PLDD技术两年来已经为余例患者解除了病痛。

其四,对寰枢椎骨折、脱位、发育不良的治疗。潍坊市科技局在年科研立项,并由脊柱外科承担该课题。历经5年刻苦攻关,对寰枢椎骨折与脱位患者,根据骨折与脱位的性质、类型、脊髓损伤的情况及患者的基本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施行了9种手术方式。

其五,首创内固定新技术。由潍坊市科技局立项,徐兆万带头承担,历时3年刻苦攻关,解决了伤椎置钉技术的技术难题。该技术填补了国内伤椎置钉单节段固定的技术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大医创新

人们常常将技术精湛、妙手回春的著名医生称为名医。名医受人尊敬,令人佩服。记者医院脊柱外科采访中发现,名医非极限,名医之外尚有大医,大医不仅有名医的技术、有名医的风范,大医还想患者之想、解患者之苦,大医立足实际、敢于创新。

脊髓是人体运动及感觉的中枢,脊柱病变和损伤所采用的外科手术难度大、风险高,需要很高的手术技术。脊柱外科在徐兆万的带领下,结合手术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发明创新了多种手术器械,并将它们应用于临床,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可重复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提高了手术品质。

创新之一:研制齿状突瞄准仪。脊柱外科设计的齿状突瞄准仪借助其固定杆装置确定好角度方向,再准确地钻入空心螺钉。齿状突瞄准仪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放的专利证书。

创新之二:研制角翼骨刀。脊柱外科研制的角翼骨刀,刃口背面设计有翼状保护装置,特殊设计使切除的硬化间盘不会对脊髓造成压迫。应用该项技术,减少了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手术致瘫率几乎为零,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角翼骨刀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放的专利证书。

创新之三:研制藏齿线锯。脊柱外科设计的藏齿线锯,外缘包绕一层硅胶,在对椎板进行施压切割时,压力面的硅胶会随线锯的来回拉动而碎裂,暴露出硅胶层下方的切割齿,对椎板进行切割。非受力面因为有硅胶的保护,不会对硬膜造成损伤,提高了手术操作的安全性。

创新之四:研制终板纹化处理器。脊柱外科研制的终板纹化处理器,设计有偏心的多排横行旋切齿,使在置入椎间隙时能有效地避开神经根,使旋切齿不会对神经根造成损伤,使其在切除终板软骨的同时还能使终板纹化深度一致,不会出现局部过深或过浅的现象,在保证终板足够生物力学强度的同时增加了植骨接触面积,增加了骨愈合机率,从而保证了手术效果。

创新之五:研制颈椎椎弓根钉定位装置。脊柱外科设计的颈椎椎弓根钉定位装置,由一个固定装置、一个纵向滑动槽、两个可°旋转的套桶组成。该装置为穿刺提供了有效的方向保证和足够的操作空间。

……

在对徐兆万及脊柱外科进行采访的一个周里,记者感触颇深。徐兆万及其麾下一班人不仅有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还有敢于创新、敢于挑战的精神。记者认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患者,为了挺直患者的腰杆。

每年,徐兆万和脊柱外科约有人次的门诊量,完成脊柱大中型手术余例,对于一个学科来说,这是两个令人肃然起敬的数据。

记者在撰写此稿的过程中,想到朋友的腰痛病,即给朋友打去了电话,情不自禁地说道:“医院脊柱外科找徐兆万,徐兆万一定会——挺直你的腰杆!”

徐兆万简介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潍坊名医(资深),鸢都学者。

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外科住培基地主任

兼任潍坊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

潍坊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山东省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微创学组组长。

山东省医师协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副主委。

山东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委员。

山东老年学会脊柱关节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分会脊柱创伤教育工作组第一届委员。

中华骨科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中华创伤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在胸椎间盘突出症、胸腰椎骨折、颈椎内固定三大领域有突出贡献。发表论文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80篇,其中SCI2篇,中华系列26篇。取得发明专利等14项,其中第一发明人8项。获得科技进步奖18项,其中第一完成人9项,省三等奖2项,市一等奖2项。参编著作4部。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等10次,

荣获了山东省优秀医务工作者(记三等功),山东省双十佳科主任,医院建院周年十大知名专家,首届潍坊十大名医,潍坊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鸢都学者等各种荣誉41项次。

[年2月,医院获评省区域医疗中心,徐兆万(左三)与专家代表合影。]

(注:本文刊于年7月23日潍坊日报A4版。)

作者简介

单保华(曾用名单宝华,字阡陌,笔名沙岭子),年3月生,山东省高密市人。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警官大学中文系。先后从事公安、新闻工作,现在潍坊日报社工作。先后在各级媒体上发表报告文学、通讯报道、诗歌等体裁的文章近0篇。已出版著作6部,其中,年所撰写的长篇小说《橄榄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年所撰写的长篇传记《让躺着的文字站起来——演讲大师李燕杰之闪光人生与哲思》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年所撰写的长篇小说《杨妙真传奇》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注:

1.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okq.com/byjj/99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