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伟
栏目主编
医院神经外科,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专委会神经介入组委员、医院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学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出血性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成都医学会放射专科分会介入学组副组长等学术职务。主要从事脑、脊髓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及介入治疗,主要病种包括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颈动脉海绵窦瘘、硬脑膜动静脉瘘、脊髓血管病、血管狭窄等。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14篇,参编专著本。参与、负责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
这是一段忧伤的回忆,事情过去两年半了,依然历历在目,恍如昨天……故事曲折,看客需要耐性!
患者没有明显外伤史,以枕后搏动包块,颅内杂音入院。左椎造影,于C1-2平面巨大流量动静脉瘘。右椎动脉造影,呈全盗流改变,病人竟然没有明显的缺血症状。近段引入8F指引导管进入左椎动脉,可脱球囊近段瘘口附近闭塞血管,定为1号球囊吧。为啥给球囊编号?远端不打算用弹簧圈闭塞?各位看官,慢慢看来,后面还有血泪史……注意球囊近段远端都有到脊髓的根动脉并有吻合。这里少了两张图,指引导管到达右侧,引入双微导管逆行到达瘘口附近,前后大大小小试了四个弹簧圈,流量太大,根本没法成篮!可以用septer球囊么?回头看,血管直径6毫米以上,没法!Hyperform?一样的小了。如此这般,引入2号可脱球囊吧!
解脱!没跑,想在球囊远心段填些圈,上微导管过程中,看到球囊慢慢移位,移位……飞了!
再次引入号球囊,到位,不敢解脱球囊了。先填大圈一枚于球囊远段,没解脱。准备解脱球囊!什么!?解不掉,可能是弹簧圈压住了球囊导管?球囊导管都拉天老长了,终于掉了!OMYGOD!球囊和圈一起飞了!弹簧圈在腔内呼啦啦的飞舞旋转,好在没有解脱,后怕……
内心崩溃,下台,抽根烟!再次引入4号球囊(更大的号可解脱球囊),期间又紧张了,球囊到了静脉拉不回来,只能暴力,终于退回来,定位在离瘘口更远的地方充盈,终于卡住了!
球囊远心端迅速填入些EVPGLA纤毛圈!
四颗球囊,步步惊心!术后右侧造影结果如下:再回到左椎造影,颈升动脉,椎动脉两支根动脉依然参与供血,微导管到了两者汇合部,不敢打胶了,害怕到脊髓,用毛圈闭了主干。靠血栓形成复查再看吧。结束手术,双侧椎造影情况如下:颈升还在显,但有毛圈,相信不会一直通着吧,给你一天时间!累了,收台,打道回府吧!一丝安慰!好在有惊无险。
以为故事到此结束了么?我还是太天真!
第二天,天刚麻麻亮,接着兄弟们伟哥,不好了,病人自述“轰”的一声,估计复发了,脖子后面搏动性包块比术前更大了,皮肤都肿亮了……压力太高了……
推掉所有事情,立刻奔赴机场……
造影,只有左椎近段的1号球囊还在位!椎动脉远端的4号球囊及纤毛弹簧圈已经全部被冲走了!还好,栓塞材料都在静脉腔内存留,引流静脉出口血流速度有影响,好在没有引起肺栓塞。
PGLA弹簧圈还是一坨整体,没有散开,这TM都能跑?
远端血管6毫米多粗细,可脱球囊是不敢再用了,尝试用6*0SAB支架,双系统到位,弹簧圈根本没有办法待的住!
部分释放60支架,穿越支架网眼,引入第二枚60支架,做成倒Y字型。再填圈,因为有了交叉支架打底,随便填,圈再也不跑了!
图画不好,拼图说明支架如何释放。
两枚60支架拉着弹簧圈,放心堆圈!再打胶!
总算稳定了吧,不可能再飞了吧,依次解脱支架。造影如下:
要弄就彻底点吧,把昨天留下的血管再全部扫一扫,使用外周弹簧圈依次栓塞!左椎肌支:
左颈外枕动脉分支:
左侧咽升动脉:
终于,搞定!累,人累,心更累!话不多说,就此打住!相信明天,满血复活!相关阅读
一苇渡江·第12期
第6章-第回:脑积水惹的祸!?
一苇渡江·第11期
第6章-第2回:静脉入路栓塞前颅底硬脑膜动静脉瘘
一苇渡江·第10期
第6章-第1回:静脉途径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一苇渡江·第9期
第5章-第5回:血泡样动脉瘤之终极武器
一苇渡江·第8期
第5章-第4回:血泡样动脉瘤之九九八十一难
一苇渡江·第7期
第5章-第回:铆钉之有的放矢
一苇渡江·第6期
第5章-第2回:铆钉初成
一苇渡江·第5期
第5章-第1回:补丁伏笔
一苇渡江·第4期
第4回: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之——口出金线
一苇渡江·第期
第回:willis遭埋雷
一苇渡江·第2期
海绵窦段假性动脉动脉瘤处理——第二回
一苇渡江·第1期
WILLIS精确定位之投石问路
神经介入在线作为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的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