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突出、腰腿痛、颈肩痛、肢体麻木、运动障碍……这些常被人定位为“中老年专利”的脊髓脊柱疾病,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和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多,而明显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为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重大问题。然而医生在临床中却发现,目前不少受此病困扰的患者及家属对这些疾病还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误区,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误区一:颈、腰部出现不适就是“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由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人群中的高发病率,使得患者误认为颈、腰部疼痛不适是由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由于存在对手术的恐惧及排斥,所以首选止痛及理疗来缓解症状,往往忽视了对其他可能疾病的排查,殊不知诸如肌筋膜炎、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寰枕畸形、先天性神经管畸形、椎管内肿瘤等疾病都可以引起上述症状。
患者及家属要提高意识,当感到颈、腰部不适时应首医院的脊柱外科、神经外科就诊,由专业医生来鉴别。在排除了重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后再到疼痛科、中医科、康复理疗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误区二:颈肩腰腿痛就得“按摩”
按摩是治疗及预防颈肩腰腿痛的重要方法,是脊柱退行性疾病患者保守治疗的常见手段。但是这并非意味着按摩就能治疗所有该类疾病患者,这里涉及按摩治疗需严格掌握指征的问题:按摩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有的情况下可以按摩,有的情况下就不能进行按摩。对于有明显的脊髓、神经根压迫症状的患者,或经一定时间系统按摩而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的患者,应该尽早谋求更进一步的诊治措施。 患者当感到颈肩腰腿部不医院的专科就诊。明确诊断后,对于患有肌筋膜炎、腰肌劳损等疾病的患者,可先进行按摩、理疗及牵引等保守治疗。而对于那些明确患有严重脊柱退变性疾病的患者,应视其病情轻重及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制定治疗方案。但是在经保守治疗3至6个月后症状仍无改善甚至加重时,则应考虑手术治疗。 误区三:推拿复位可以使突出的椎间盘复位
有的患者得了椎间盘突出症后到诊所看病,希望医生用推拿手法将突出的椎间盘复位。其实这是不科学的。一般情况下椎间盘一旦突出就很难复位,只有少数膨隆型的椎间盘突出经卧床休息或牵引等保守治疗后可有部分回纳或复位,但也并不是用手推拿的结果,而是由于自身结构作用所致。临床上不乏用手法推拿“复位”后患者症状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的病例,应该引起重视。
要相信科学,不要轻信江湖游医,千万不要因惧怕手术而盲目地选择非正规的医疗单位进行保守治疗。
误区四:患者就诊时被要求拍X光片、CT甚至查核磁共振等多项检查是过度检查。
影像学检查与询问详细病史一样,是医生评估确诊患者病情的必须步骤,为后续的检查提供一个功能基线。这些检查项目各有特点、不能相互取代,对判断病情很重要。初期的放射学检查包括前后位、侧位和斜位X光片,这些可用于评估脊柱排列、稳定性、骨解剖和退变的间盘疾病,但用于诊断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疾病并不充分,核磁共振(MRI)、CT对明确诊断是必不可少的。
MRI可以直接对神经组织成像提供最大的软组织细节,增强和非增强核磁有助于区别继发于间盘突出和其他疾病的神经损坏。很多的成像模式增强了MRI的诊断能力,目前MRI是诊断突出间盘最好的非侵袭性的手段。但MRI对骨的解剖显影不清,形成的骨赘只能从硬膜囊切迹和脊髓变性来推断。不过薄层多维的核磁检查可以弥补这些缺陷,改善对脊髓和神经根的显影,医院不具备薄层多维的核磁检查,且检查费用较高。
与MRI相比,CT能提供更详细的骨结构细节,对间盘突出诊断的敏感性在80%。但CT检查的软组织清晰度通常不能充分确定神经受压的程度。另外,占据椎管的巨大间盘碎片很容易被忽视。所以有些病例需要MRI和CT的同时检查来明确诊断,一些特殊病例还需要脊髓造影CT检查。脊髓造影CT能很好提供骨结构和硬膜的受压细节,可进一步显示特殊的解剖(如侧隐窝),还能弥补MRI检查无法确定的导致临床症状的病因。此外,高分辨率脊髓造影CT检查相比单纯的脊髓造影CT对诊断极外侧型间盘突出有显著的敏感性。
误区五:言必称“微创”
为提高手术疗效,患者无论接受何种脊柱脊髓手术,选准手术适应症及精确诊断都是必需的。有的患者盲目追求手术的微创性,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微创手术非常精细,对术者的经验要求很高,开展微创技术的医生需要非常熟悉医疗器械,技术操作要熟练。此外,每种微创术式也都有其严格的适应症,患者需医院的情况后方可决定手术。
是否可行微创手术治疗,需要专业的临床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及判断,微创手术有其明确的适应症及禁忌症,严格把握适应症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切不可随意扩大微创的适应症,不负责任的夸大效果给患者带来的将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误区六:镇痛治疗优于手术
疼痛作为一种病症,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世界疼痛大会将疼痛确认为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5大生命指征”。很多病理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的疾病,人们逐渐意识到疼痛的重要性。但镇痛并不是“哪疼医哪”,镇痛也有其规范以及适应症,选择不恰当的病例进行镇痛治疗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还有可能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出现颈肩腰腿痛,医院的骨科、神经外科就诊,明确诊断,适合镇痛治疗的再前往疼痛科治疗,切不可哪疼医哪、本末倒置。
医院新门急诊楼及外科大楼已正式启用,外科系的搬迁工作已经完成,各科室已基本步入正规。
脊柱血管外科病房搬至外科大楼22层
病区电话变更为-
专家门诊在新门诊楼2层脊柱外科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