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君艾灸贴艾灸之腰肌劳损颈椎病

续上篇:利君艾灸贴艾灸之---神经衰弱、困倦易疲劳、免疫力低

7.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的症状

腰肌劳损,又称“腰背肌筋膜炎”、“功能性腰痛”等,通常由积累性劳损、创伤及腰椎平衡失调等原因引起腰部肌肉、筋膜、韧带软组织慢性纤维化、瘢痕化,钙化、硬化而导致腰肌易疲劳或疼痛。此病多与寒湿劳损肾虚有关,由筋络受损,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同时也与久病、过度劳累有关。

由于此病是长期累积而成的,艾灸治疗时,每次取3—4穴,同时初期要注意休息,等疼痛有所缓解后,要注意腰部肌肉的锻炼。

艾灸贴治疗腰肌劳损施灸穴位:肾俞穴、委中穴、阿是穴、夹脊穴,(辅助穴位):大椎穴,足三里穴,涌泉穴,神阙穴。

灸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左右腰骨最高点连线与脊椎中线的交点附近为第4腰椎,向上数到第2腰椎下方的凹陷处旁开1.5寸的位置就是肾俞穴。

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贴,对准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益肾助阳,强腰利水。

灸委中穴

取穴时,脚伸直坐下或俯卧,在膝盖后方的横纹正中点,位于两条硬筋的中间,左右各一。

被施灸者取站位或俯卧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贴,对准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通和经络,止痛。

灸阿是穴

在病变局部找的痛点。

取坐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贴,对准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缓解局部疼痛和不适。

灸夹脊穴

在背腰部,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左右各17个穴位。

被施灸者俯卧,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贴,对准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调节脏腑机能。

灸大椎穴

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灸贴,对准被施灸者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散寒解表,温阳疏风。

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肌上,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可将同侧手掌心正对膝盖骨中心,五指微张自然下扶,无名之间所处的凹陷处就是足三里穴。

施灸时取坐姿,一手执点燃的艾贴,底座对准穴位,贴住,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灸至艾柱燃完为止。

驱除下肢的寒气,调理脾胃。

灸涌泉穴

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被施灸者取坐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灸贴,对准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驱除下肢的寒气,调理脾胃。

灸神阙穴

神阙穴位于肚脐正中。

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灸贴,对准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温经祛寒,平和阴阳,调理气血。

8.颈椎病

颈椎病的症状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艾灸贴治疗颈椎病施灸穴位:天柱穴、大椎穴、合谷穴、后溪穴,(辅助穴位):足三里穴,涌泉穴,神阙穴。

灸天柱穴

天柱穴位于后发际正中旁开1.5寸处,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先在后脑正中找到两条纵向的硬筋,这两条筋外侧的发际凹陷处就是天柱穴。

施灸时取坐姿,一手执点燃的艾贴,底座对准神门穴,贴住,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灸至艾柱燃完为止。

明目醒神。

灸大椎穴

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灸贴,对准被施灸者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散寒解表,温阳疏风。

灸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的凹陷处,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也可以自然半握拳,在第二掌骨中点取穴,轻压有微痛感。

温和灸。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止痛。对治疗前额疼痛特别有效。

灸后溪穴

后溪穴位于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纹头赤白肉际处,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轻握拳,在小指指头弯曲处的外侧,有一条明显的横纹,在此横纹的尽头就是后溪穴。

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贴,对准穴位,贴住,可感到温热,舒适。

舒经利窍,凝神,对治疗后脑勺痛特别有效。

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肌上,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可将同侧手掌心正对膝盖骨中心,五指微张自然下扶,无名之间所处的凹陷处就是足三里穴。

施灸时取坐姿,一手执点燃的艾贴,底座对准穴位,贴住,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灸至艾柱燃完为止。

驱除下肢的寒气,调理脾胃。

灸涌泉穴

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被施灸者取坐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灸贴,对准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驱除下肢的寒气,调理脾胃。

灸神阙穴

神阙穴位于肚脐正中。

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灸贴,对准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温经祛寒,平和阴阳,调理气血。

9.肩周炎

肩周炎的症状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凝肩、五十肩。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

艾灸贴治疗肩周炎施灸穴位:肩髃穴、阿是穴、肩贞穴、天宗穴,(辅助穴位):大椎穴,足三里穴,涌泉穴,神阙穴。

灸肩髃穴

后上臂外展90度时,在肩部最高点前下缘的凹陷处。

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贴,对准穴位,贴住,可感到温热,舒适。

疏散经络风湿,凝神,活血化瘀。

灸阿是穴

在病变局部找的痛点。

取坐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贴,对准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缓解局部疼痛和不适。

灸肩贞穴

当双肩下垂时,位于腋窝后方竖纹上方大拇指横宽的位置,左右各一。

取俯卧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贴,对准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散热通经络,对治疗肩胛痛特别有效。

灸天宗穴

位于背部,大约在肩胛骨的中央,左右各一。按压时会有疼痛感传到手臂。

取俯卧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贴,对准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生发阳气。

灸大椎穴

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灸贴,对准被施灸者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散寒解表,温阳疏风。

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肌上,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可将同侧手掌心正对膝盖骨中心,五指微张自然下扶,无名之间所处的凹陷处就是足三里穴。

施灸时取坐姿,一手执点燃的艾贴,底座对准穴位,贴住,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灸至艾柱燃完为止。

驱除下肢的寒气,调理脾胃。

灸涌泉穴

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被施灸者取坐位,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灸贴,对准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驱除下肢的寒气,调理脾胃。

灸神阙穴

神阙穴位于肚脐正中。

被施灸者平卧,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灸贴,对准穴位,贴住,可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

温经祛寒,平和阴阳,调理气血。

下一篇:利君艾灸贴艾灸之---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利君集团艾灸贴全国招商

-

招商一部:(常经理)

招商二部:(朱经理)

招商三部:(李经理)

亲也可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上海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okq.com/byjj/5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