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帮武汉站( 教师是一个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于一体的职业。辛勤的园丁们常年在讲台和备课桌上勤勤恳恳、默默奉献。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许多教师都患有慢性咽炎、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在一年一度教师节来临之际,小编选取了几个教师常见疾病的保健小窍门,祝愿所有的老师们健康长寿,福乐绵长!
下肢静脉曲张老师们上课时保持站立姿态,腿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下肢的血液回流就受到了影响,造成下肢肿胀、疼痛,严重的时候就会引发静脉曲张。而静脉曲张除了影响腿部美观外,还可能造成静脉损伤、湿疹、溃疡,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能会引起血栓,严重的发展为老烂腿。
小窍门:
老师授课时,应将身体重心交替由一只脚移到另一只脚上,始终保持一只脚处在休息状态,也可慢步走动;课余时间,要多活动双腿,肢体抬高,加快腿部的血液循环;晚上睡前要用热水泡脚并加以按摩双腿,做做踝关节的屈伸运动也可很好缓解;此外,要穿能支撑住脚弓的矮跟或中跟鞋,或穿一双医用弹力袜,保护浅静脉,减轻压力。
如果已经有了医院检查治疗。如果还没有,一定要加强保护,避免静脉曲张的发生。可以提供以下方式:
A、踢腿运动就是大腿带动小腿,做踢踹的动作,每天早起次。
B、踮脚运动站直,脚跟抬起再落下,每天可以做20次。
C、弓步压腿两脚距离稍大为好,前腿弓,后腿绷(即伸直),用力压腿,每天20次。
D、下蹲运动双脚略开,两臂伸直,蹲下站起,蹲下站起,每天次。
以上运动在做的时候一定要缓慢,可以只做一种运动,也可以把几种动作组合起来,形成套路一起做更好。
咽喉炎老师们用声音传播知识,慢性咽喉炎是教师的常见病。教师用声不当,讲话声音过高,时间过长,都会使声带频繁颤动,时间一长就容易造成声带损伤而引起咽喉炎。另外,吸入有刺激性的粉尘,如粉笔末等有害物质亦可诱发此病。得了这种病后,声音嘶哑,咽部发痒、发干或异物感,常干咳。
小窍门:
首先要学会科学用嗓,嗓音适度,不要突然大声或急切说话,尽量不集中授课,课余时间少说话。女教师在月经期间,声带有轻度充血、水肿,要适当减少发音。
其次,常喝温开水,润滑喉咙。讲课后要喝点茶水或清凉饮料,以湿润咽喉黏膜,防止咽喉干燥充血。应做到戒烟限酒,减少对咽喉部的刺激。不宜过多食用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以及巧克力等糖分高的食物,日常饮食重在清肺养阴,化痰散结,多食用萝卜、丝瓜、绿豆、莲藕、梨等清热去火的食品。
最后,平时多做锻炼,增强体质的同时,还会增大肺活量,为吸气、呼气和发音奠定良好基础。
教师朋友们还可以学会腹式呼吸,尤其是逆式腹式呼吸,讲话时以气带声、以气代声,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减少嗓子的使用率,而且通过腹式呼吸达到气血两通的目的,是根本解决慢性咽炎的最佳途径。
颈椎病教师在书写黑板字时,经常使头部后仰或偏向一侧,这样会使局部肌肉负担过重,椎关节、脊神经也会经常受到刺激和压迫。在课外备课或批改作业时,教师又长时间伏案低头工作,姿势持续固定不变,容易造成颈椎损伤,从而导致颈椎疼痛。
长期颈椎疼痛而不及时进行相关治疗,久而久之会使颈部的肌肉劳损,导致韧带变厚、骨质增生,而一旦发生这些变化,就会使得颈椎的耐受性越来越差,以后只要颈部稍一疲劳就会感到脖子酸痛,并且疼痛加剧。颈椎的损伤如果进一步恶化,会致使神经根受到压迫,出现手麻、胳膊疼痛,少数严重的人甚至会患上颈椎病,压迫脊髓,损伤神经,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小窍门:
提醒老师们一定要像保养汽车那样关心自己的身体,尽量避免长期不变的伏案姿势,隔一两个小时就稍休息一会儿,每日早、晚各数次做颈椎保健操,让颈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及回环运动。
平时可以多游泳、打球,有利于肌肉疲劳的恢复。但乘车外出应系好安全带并避免在车上睡觉,以免急刹车时因颈部肌肉松弛而损伤颈椎。
夏天注意避免风扇、空调直接吹向颈部,出汗后不要直接吹冷风,或用冷水冲洗头颈部,或在凉枕上睡觉。
颈椎病患者应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日族、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饮食为主,尤其是颈椎病患者应该多吃牛奶、鱼、猪尾骨、黄豆、黑豆等,富含钙元素多的食物。
另外,睡觉时一般成年人颈部垫高约10公分较好,高枕使颈部处于屈曲状态,其结果与低头姿势相同。侧卧时,枕头要加高至头部不出现侧屈的高度。
胃病老师们经常为了工作延后吃饭时间,有时为了赶时间,吃饭时又狼吞虎咽,有时忙起来又根本顾不得吃饭,就这样饥一顿饱一顿,无形中就破坏了胃的正常消化分泌节律。而老师们每天又面临着很大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这种状态长期得不到缓解,极易造成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胃的正常工作状态,要有神经、内分泌系统参与调节才能够顺利完成。当大脑皮质功能失调、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紊乱时,就会出现胃酸分泌失常等不正常现象,减弱了对胃黏膜的保护,胃病也成了老师们的常见疾病。
俗话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七分养应该在三分治的基础上进行,经全面检查确诊后进行系统治疗,并配合精神方面进行调养,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小窍门:
胃病忌吃“生冷硬”,油炸、腌制的食物也要少吃,定时定量规律饮食,注意细嚼慢咽和“不烫不凉”,睡前2-3小时不要进食。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晨起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1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用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豆奶虽好,但为寒性,不能取代牛奶。馒头可以养胃,不妨试试作为主食。
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有胃病的人饭后不宜运动,最好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开始工作,或者慢步行走,也对消化比较好,总之,餐后不宜工作。
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症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胃病的康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