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国神经外科的好医生从事神经外科四十年

做中国神经外科的好医生

——从事神经外科四十年的思考

医生

面对当前的形势,如何规划个人职业生涯?

毛主席曾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什么都可以小看,不要小看年轻人。

根粗干壮,枝繁叶茂,

栽木成林,事业兴旺。

行医的要素

A.情怀,格局

B.知识,眼界

C.能力,技术

A.情怀,格局

中国医生

?世界观:客观、物质、变化

?人生观:目标、方向、动机

中国结始于先民的结绳记事。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可见在远古的华夏土地,“结”被先民们赋予了“契”和“约”的法律表意功能,同时还有记载历史事件的作用,“结”因此备受人们的尊重。

?血缘基因

?文化传承

?中医哲学思维:注重整体,强调平衡,辩证统一。《黄帝内经》

?经典方剂:《伤寒论》、《金贵要略》、《温疫论》

?价值观:意义、善恶、诚信

B.知识,眼界

知识就是力量,眼界就是高度。

理论水平决定思维高度

必读经典

离开经典行医无纲常

向经典致敬!

神经医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神经病学是一门古老的临床学科,几乎伴随医学的产生而产生。早在公元前十七世纪,最早的医学文献——埃德温·史密斯纸草文稿(EdwinSmithPapyrus)——就已经详细描述了颅骨结构、脑膜、脑的外表面、脑脊液以及颅内压的波动情况。

探索神智功能mind、mental与什么相关?

心脑之争阶段

心脑之争阶段

确认神智由脑控制阶段

脑功能设想阶段

认识脑实质阶段

脑功能区定位阶段

这是公元前年至今,人类对脑和脑功能认识的历史。

神经功能认识阶段

进入神经功能认识阶段最早的神经解剖专家(亚历山大博物馆里的两位神经解剖专家):希罗菲勒斯与埃拉西思特拉图斯。

?希罗菲勒斯

在公元前年左右,他做了上百具尸体解剖。他认为:神智在脑室空腔,建立了颅内神智定位的观念。

?埃拉西思特拉图斯

他参与希罗菲勒斯的解剖工作,并认为:感觉、运动神经是到脑的。

心脑之争阶段

探索神智功能mind、mental与什么相关?神智功能由人体哪一部分实现——心脑之争。

亚里士多德

希波克拉底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年-公元前年,他认为神智在心。

希波克拉底:公元前-公元前年,他认为神智在脑。

亚里士多德虽然有过一点动物脑解剖的经验,但由于他不接触病人,他的“神智在心”理论是错误的。

脑功能设想阶段

?盖伦

公元1-2世纪伟大的希腊医学家,他对脑的认识来自于动物解剖,是历史上第一次进行实验研究了解脑功能的专家。盖伦发现了喉返神经,追踪了从感觉器官到脑的各种神经行程。

经典基础神经医学

?对脑的认识

?神经解剖学

?神经生理学

?神经病理学

?神经症候学

?认知与意识

?心理与精神

No.1

神经医学的历史沿革

?基础神经医学

认知、解剖学、细胞学、伦琴射线的物理和化学

?临床神经医学

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

现代神经影像学与分子生物学

?未来神经医学

信息网络、大数据、AI技术?

16世纪

神经病学发展开始于十六世纪。Vesalius(-)详细描述了大脑以及其他部位的解剖。

ThomasWillis(—)分别于年和年发表了《脑的解剖》和《大脑病理》。

他对脑底动脉环的描述使该环以他的名字命名至今,他对反射和定位的一些模糊的观点是对脑的功能的最早的认识,此外,他还描述了癫痫、中风和偏瘫等神经病学征象。在他的文献中,神经病学(neurology)这个名词被首次使用。

19世纪

十九世纪,显微技术的应用使神经病学的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Purkinje(-)在年首先描述了神经元的形态,此后Golgi和Cajal等发现了神经细胞的分支和突触。

LuigiGalvani(-)发现电刺激神经后可引起肌肉收缩,CharlesBell(-)和FrancoisMagendie(-)则发现脊髓前角和运动有关而后角则与感觉有关,此后在许多神经病学家的努力下,神经系统的功能定位得到了充分的认识。

随着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和实验技术的进步,提高了诊断和治疗水平,并将神经病学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20世纪

二十世纪是神经病学迅速发展的时期。神经病学在继承此前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及神经病理学丰硕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取得了长足进展。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术(CT)及相继出现的磁共振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加速了临床神经病学的发展进程,使无数的神经系统疾病者获益。

而年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对人类基因的完整测序,揭示基因的奥秘必将为数以百计的各种神经遗传病遗传及变性疾病的基因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21世纪

?计算机的发展

认知、解剖学、细胞学、伦琴射线的物理和化学

?数字化医疗设备的进步

CT、MRI、DSA

?细胞学基础上的分子生物学发展

?医学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本世纪必将是神经病学蓬勃发展的世纪。美国提出二十一世纪是“脑的世纪”,神经科学研究成为最活跃的研究领域。

神经病理、神经免疫、神经病毒、基因及蛋白质组学领域取得的进展将使人们从多种层面认识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神经影像及介入技术的发展为许多疾病提供了新的诊治手段;基因和蛋白分子水平的研究促进了神经药理的发展,药物研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干细胞技术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对神经网络及功能重建的研究使卒中病人有望得到更理想的神经康复。

中国神经病学发展简史

?国内神经病学发展史是在上个世纪初期出现的,年北京建立了独立的神经病学系讲授神经病学,在年以前全国只有30余位神经科工作者。至年,医院成立神经科,培养出大量神经科医生。

?年成立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科学会下的学组学术活动很活跃,对促进我国神经病学的发展、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赶超国际水平都做出了许多贡献。

其它文献:离开文献发展无方向

PUBMED:BrainTumors,Functionalresection

No.2

神经外科发展简史

神经外科是医学中最年轻、最复杂而又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神经外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19世纪末在神经病学、麻醉术、无菌术发展的基础上诞生于英国,它的初期发展与成熟是在20世纪初之后的美国。

大体神经外科时期

?英国

MacEwenW(-)和HorsleyV(-)

?德国

KrauseF(-)等,先后做过颅内肿瘤、脑脓肿、癫痫、脊髓压迫症和疼痛手术。死亡率达50%和80%,

?美国

WeirRF:-

FrazierChH:-

CushingH:-

AdsonW:-

DandyW:-

BaileyP:-

PeetMM:-

年他报道例经蝶垂体瘤切除术,仅4%的死亡率。

辅助定位技术

?SchullerA(奥地利)于年首先用颅骨X线的改变来描述颅骨Schuller氏病变。

?Dandy于-年先后发明的脑室与气脑造影。

?SicardA(法国)于年发明碘油脊髓造影术,使椎管内病变的定位诊断向前推进一步。

?MonizE(-葡萄牙)于年发明脑血管造影。

?BergerH(-德国)于年发现脑生物电波和脑电图后,使癫痫灶的定位诊断成为可能。

?Stookey等(美)首创第三脑室造瘘术。

?HorraxG(美-),Cushing的继承人,擅长垂体瘤和松果体肿瘤手术。

?英国JeffersonG(-)专长颅脑战创伤和脊髓创伤的研究。

?瑞典OlivecronaH在年和年发表的有关专著中,倡行AVM和听神经瘤全切除,并提出有独特见解的手术方法。

?年Spiegel和Wycis设计制造立体定向仪并成功应用于临床,为帕金森氏病等锥体外系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瑞典Leksell()又改良为立方体支架,直角坐标,导向器呈半弧形,取球面坐标,成为广泛应用的立体定向仪之一。

显微神经外科时期

20世纪60年代初手术显微镜引入神经外科,瑞士的YasargilMG教授是显微神经外科时期的杰出代表,他强调神经外科医生应掌握显微神经外科基本技术和配合,倡用翼点入路,对脑蛛网膜池的显微解剖进行了深入研究,改进显微手术器械,并发表大量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文章和专著。

RhotonAL教授注重显微解剖和颅底显微外科手术入路的基础研究。

辅助影像进步

?年Hounsfield发明电子计算机辅助X线体层扫描(CT),年临床应用成功,年英国放射学杂志即正式报道,认为CT是自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放射诊断学上的一次划时代飞跃。第三代CT和螺旋CT。

?年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应用于临床,它不仅成像更清晰,由于能三维扫描,又无骨伪影,对后颅窝病变尤其是脑干病变和脊髓病变的诊断有突出价值。近年高磁场MR(1.5-3.0T),f-MRI,m-MRI。

?80年代初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先后问世后,颅内血管疾患的定位更加精确,进一步促进了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发展。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单光子断层扫描(SPECT)M。

微侵袭神经外科概念的建立及发展

?微侵袭(微创)神经外科(minimallyinvasiveneurosurgery)由Hellwig和Bauer于年命名,这是神经外科领域中一个新的极具活力的发展方向。

?血管内神经外科(endovascularneurosurgery)、内窥镜神经外科(endoscopicnerosurgery)、立体定向神经外科(stereotacticnerosurgery)、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stereotacticradioneurosurgery)等亦应运而生。

?21世纪,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将会有更大发展。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模式已从单一手术走向多种方法选择和互补,如内窥镜辅助下的显微外科手术,发展到全程内镜下神经外科,在治疗理念上不仅要切除病变,更要达到最大限度保存神经功能。

?近年影像引导手术导航系统(Image-guidedsurgeryplanningnavigationsystem)和手术机器人的应用,使神经外科手术日益精细和微创。

No.3

未来神经医学

?信息化与网络

?智能化

?多模态

?基因诊断与治疗

?神经修复与干细胞

技术能力

能力是个人综合素质和社会价值的体现,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和总结能够不断提高。

?诊断

?观察:问诊,读片,化验

?查体:常规、专科

?分析:逻辑思维,定位诊断

?归纳:病历书写,诊断结果,治疗策略

?技能:腰穿,造影

?治疗

?外科技能:基本外科、显微外科、介入

?药物疗法

?其它疗法

?沟通

?同理心

?患者及其家属

?医护同道

22岁男性,右侧肢体麻木伴右下肢无力1月余。右浅感觉减弱,右下肢肌力4级,巴氏征阳性。

SWAN

手术入路的选择

手术导航确认病灶范围及切口设计

手术视频

手术前后MR对比

神经外科医生的基本功

?敏锐的洞察能力

?准确的观察方法

?扎实的专业知识

?正确的理性思维

?果断的处置技能

?娴熟的手术技巧

神经外科医生的品格

善于学习,勇于实践,

勤于动脑,乐于动手,

富于爱心,敢于担当。

医学中的认识论

?实践第一

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

?理论飞跃

总结实践经验,研究问题,提取精华,研究疾病诊疗的普遍规律与特殊性;学习他人经验,文献、书籍、学术会,网络……

?实践检验

临床验证,再提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卫生兵

护士

医生

科主任

医学生涯五十载,不尽长江滚滚来。

朝花夕拾莫虚度,夕阳红下有未来。

求合,求是,求精,求新

本文作者简介

姓名:王伟民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简介: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广州军区“名医名刀”称号。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院医院院长及兼职多个专业学术组织负责人,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胶质瘤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是国内外知名神经外科专家。专长: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40年,擅长中枢神经创伤、神经肿瘤、癫痫及脑血管病外科治疗及小儿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尤其擅长大脑功能区,脑深部和脑干肿瘤、脑血管畸形、癫痫病灶的微侵袭外手术切除,开创中国全麻术中唤醒下大脑功能区手术新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okq.com/byjj/11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