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概论
一、常见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1、感觉障碍: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疼痛。
(1)疼痛
局部疼痛:局限于病变部位的疼痛
放射痛:如椎间盘突出,病变在椎间盘,却放射到坐骨神经
扩散性疼痛:从一个神经扩散到另一个神经
(2)感觉过敏
(3)感觉异常
2、感觉系统损害的定位意义
(1)周围神经:损伤后表现为手套和袜子感
(2)脊神经后根:剧然的根性疼痛
展开剩余89%(3)脊髓:受损平面以下感觉障碍,伴有肢体瘫痪(运动、感觉全没了)。
(4)脑干:“交叉瘫”:同侧面部,对侧躯体的感觉障碍
(5)内囊:对侧三偏: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深浅感觉都障碍)
(6)皮质:这里讲感觉障碍,就是指中央后回管(管感觉)损害
①如果受到刺激就表现为感觉性癫痫;
②如果受到破坏,就会表现为对侧单个肢体感觉障碍,即单瘫
3、运动系统损害:
(1)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时的瘫痪为中枢性瘫痪;(老子强硬,硬瘫)
(2)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时的瘫痪为周围性瘫痪;(儿子软弱,软瘫)
中枢性瘫痪与周围性瘫痪的鉴别
体征中枢性瘫痪(上神经元,老子)周围性瘫痪(下神经元,儿子)
瘫痪分布以整个肢体为主(硬瘫)以几个肌群为主(软瘫)
肌萎缩无明显(小儿麻痹症)
肌张力增高减低
腱反射亢进(老子强硬)减弱或消失(儿子软弱)
病理反射有(老子力气大)无(儿子力气小)
运动系统
分为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之间靠脊髓皮质束连接。
周围性瘫痪的典型病:小儿麻痹症。
(一)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
1.解剖生理
2.临床表现: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引起的是硬瘫(老子强硬)。特点:病灶对侧瘫痪。患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无肌萎缩和肌束震颤,但长期瘫痪后可见失用性肌萎缩,肌电图正常: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无失神经电位。
3.定位诊断:注意与感觉障碍相联系。
皮层:病变部位在中央前回。
①皮层受损:对侧单瘫:表现为对侧的一边上肢、下肢或面部瘫痪。②皮层刺激:杰克逊癫痫:刺激性病灶还可以引起对侧躯体相应部位局灶性抽动发作。
内囊:对侧三偏征
脑干:交叉瘫:同侧面部,对侧躯体,还有个Weber综合征: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面神经、舌下神经及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脊髓:病变部位在前根。脊髓有两个膨大:颈膨大和腰膨大
①颈膨大以上颈脊髓(是指颈1到颈4的脊髓)损伤:四肢中枢性瘫痪;
②颈膨大(是指颈5到胸1的脊髓)病变:上肢周围性瘫痪、下肢中枢性瘫痪;
③胸段脊髓病变:双下肢中枢性瘫痪
④腰膨大(是指腰1到骶2的脊髓)病变:双下肢周围性瘫痪。
(5)脊髓半切综合征:对侧浅,同侧深,脊髓半侧损害会引起:对侧浅感觉(痛温、粗触觉)和同侧深感觉(位置、运动、震动觉)障碍。
记忆口诀:
皮层受损是单瘫;
内囊总是三偏见;
脑干受损交叉瘫;
上(肢)软下(肢)硬颈膨大;
颈大以上是硬瘫;
对浅同深脊半切。(同学情深)
感觉系统
一般感觉:
①浅感觉:痛觉、温度觉和粗触觉;
②深感觉=本体感觉:来自肌肉、肌腱、骨膜和关节的本体感觉:如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和精细觉;
③复合感觉:如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图形觉和实体觉等。2.特殊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
3.感觉的形成:三元二换一交叉
记忆口诀:
浅感脊髓丘脑束、脊神后角丘脑团、灰质联合交叉前。
深感薄楔内侧系、脊神薄楔丘脑团、内侧丘系为交叉。
浅深感觉传导束比较
(2)深部感受器和精细触觉感受器→脊神经节假单极神经元(I)→脊神经后根→脊髓后索薄束/楔束→延髓薄束核和楔束核(Ⅱ)→丘系交叉形成内侧丘系→丘脑腹后外侧核(Ⅲ)→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上部。
脑神经(12对)
1、脑神经按功能不同分为运动性神经(第Ⅲ、Ⅳ、Ⅵ、Ⅺ、Ⅻ对)、感觉性神经(第Ⅰ、Ⅱ、Ⅷ对)和混合性神经(第Ⅴ、Ⅶ、Ⅸ、Ⅹ对)。
歌决: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听八面九舌咽,迷走副神舌下全
2、纹状体由3部分组成:壳核、尾状核以及苍白球;壳核、尾状核组成核团。
(1)新纹状体:核团(壳核+尾状核);
(2)旧纹状体:苍白球
3、动眼神经副核(又称E-W氏核):它支配瞳孔括约肌,能使瞳孔缩小,属于副交感核团。
4、特殊内脏运动核团包括: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和副神经核
(一)视神经
1、解剖生理
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就会出现在对侧)→视束→外侧膝状体(换神经元)→内囊后肢→形成视辐射→枕叶视中枢皮质。
2.临床表现请结合上面的图看
视神经:患眼全盲(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
视交叉:两眼颞侧偏盲
视束:双眼对侧同向偏盲
视辐射:下部受损,双眼对侧同向上1/4象限盲,如颞叶病变;
上部受损,双眼对侧同向下1/4象限盲,
(二)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
1、动眼神经:分布于上睑提肌、上直肌、内直肌、下斜肌、下直肌
记忆口诀:上提下斜无外直
(1)动眼神经支配瞳孔括约肌,使瞳孔缩小,受副交感神经支配;
(2)动眼神经麻痹: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眼球不能向上、向内、向下运动。
2、滑车神经:分布于上斜肌,使眼球向外下运动
记忆口诀:小偷推滑车
滑车神经麻痹:眼球向外下方运动受限。
3、外展神经:分布于外直肌
记忆口诀:外展外直肌
外展神经麻痹:内斜视,眼球不能向外转动。
周围神经疾病(软瘫)
一、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其实就是面神经炎,又称贝尔(Bell)麻痹
一、病因
面神经炎的病因未完全阐明。可能由于骨性面神经管内狭窄,一旦发生炎性水肿,导致面神经受压。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可引起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
二、临床表现
患侧表情肌瘫痪,伸舌向健侧偏斜(考点)。
(1)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不能皱眉,不能闭眼,眼球转向外上方,露出白色巩膜,称为贝尔现象。
(2)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气或吹口哨是漏气。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本病通常根据急性起病的周围性面瘫即可诊断。
四、治疗
1.急性期可口服糖皮质激素;
2.如果是带状疱疹感染引起的可口服无环鸟苷;
3.维生素B族类。
4.眼睑不能闭合,注意保护角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