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神经电生理科李芳
肌电图是记录神经和肌肉的电活动来判断其功能的一种电诊断方法。通过检查神经、肌肉的信号,准确定位神经、肌肉损害的部位、性质和范围等等,是十分复杂和多样的检查。今天,郑州大学五附院神经电生理科带您了解肌电图检查的重要性。
72岁的王某察觉右手有些麻木,后来愈演愈烈,曾多处就诊。因有糖尿病病史,所以一直按照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来服药治疗,可是麻木的感觉并无好转;后又怀疑是颈椎病作怪,于是进行了颈椎磁共振检查,并做理疗、按摩等治疗,效果也不明显。
今年年初该患者来到郑州大学五附院就诊,医生了解患者具体病情后,建议肌电图神经电生理检查。经检查确诊为腕管综合征,后经外科手术现麻木症状已彻底消失治愈。
张某入院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数日后突然出现了四肢软瘫,肌力上肢3级,下肢远端1、2级,并在进行性加重,上肢连吃饭都困难。经神经电生理肌电图检查判断,发现患者存在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医生考虑患者为格林巴利综合征,收入神经内科治疗后情况好转出院,通过在家锻炼,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
肌电图检查是记录神经与肌肉的电活动,对其波形、潜伏期和传导速度进行测量分析,从而了解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该技术被公认为是神经系统定位诊断的延伸,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神经、肌肉及神经肌肉接头病变的客观检查手段,现已广泛应用于神经内科、骨科、内分泌科、神经外科、肿瘤科、皮肤科、儿科等多个学科。该项目检查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加确切、详细和客观的诊断依据。
如果怀疑是上述疾病,别说不行、不敢、不要,尽快确诊才是王道!
肌电图在临床的应用
1.肌电图(EMG):用于诊断前角细胞的病变。
2.神经传导速度(NCV):用于鉴别髓鞘或轴索损害,与EMG结合进行定位诊断。
3.重复电刺激:用于了解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功能,诊断和鉴别诊断突出前膜和后膜的病变。(如重症状肌无力、肌无力综合征等)
4.体感觉诱发电位:诊断脊髓病、神经根病、神经丛损伤,监测脊髓感觉通路。
5.听觉诱发电位:判断听觉传导通路状况和脑干功能。
6.视觉诱发电位:判断视觉传导通路状况。
肌电图检查禁忌症
1.有严重心脏瓣膜性疾病的患者、晕针患者禁做此检查。
2.有严重出血性疾病的患者禁忌针极肌电图检查。
3.同时使用高频手术设备时禁忌检查。
4.心脏除颤时禁忌检查。
5.有严重传染病的患者禁忌用重复针电极进行肌电图检查。
6.有感染灶的部位禁用针极肌电图检查。
7.神志不清、不能耐受的患者禁忌针极肌电图检查,
8.适当选用部分神经图的检查。
9.对肌电图检查不能适应者禁忌检查。
肌电图检查注意事项
1.肌电图属于神经电生理检查一种,它通过电刺激周围神经(或)针电极刺入肌肉了解判断神经或肌肉疾病。在肌电图检查过程中,电刺激和(或)针刺可能会引起受检者不适感,行针电极肌电图检查时,受检者需配合医生做不同动作,因此须受检者主动配合,扎针部位24小时内避免接触水、敷料等。
2.请于检查前一天洗澡、洗头,检查当日穿宽松衣服,检查前应进食,请勿空腹。
3.凡患有急慢性传染病者(如乙肝、艾滋病等)需检查告知工作人员;需检查肌酸激酶的患者,请抽血后再行肌电图检查。
4.病重患者、70岁以上患者须有家属陪同。
5.肌电图检查过程复杂且花费时间较长,需要预约检查时间,请按预约时间准时来做检查。如上一位病人未检查完,请您耐心等待,若无法按时来,需要重新预约时间。
6.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等有明显出血倾向者;有精神病史、不合作者;检查区域骨折未有效固定,开放性骨折,有外固定支架,创面未愈合及需严格制动者及晕针患者禁做此检查。
科室介绍
郑州大学五附院神经电生理科于年1月经整合全院优质设备及人力资源成立。在吴艳芝主任带领下,采用先进的视频脑电图仪器、动态脑电图仪器、常规脑电图仪、多导睡眠图仪、脑功能评估机器、肌电诱发电机器及术中监护仪机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神经电生理检查服务,为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精准的帮助。
科室现有人员12名,包括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中级主管技师3名,及初级技师4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5名。
郑州大学五附院神经电生理科配套设备:
进口数字化32导长程脑电图录像监测设备5台
进口数字化导长程脑电图录像监测设备1台
32导可移动长程脑电图录像监测设备2台
进口多导睡眠监测仪设备2台
动态脑电图监测设备10台
日本光电肌电诱发电位仪设备4台
可移动脑功能评估监测设备1台
术中监护仪2台
脑电图检查地点:2号病房楼16楼脑电监测中心
脑电图及术中监护预约-
肌电图检查地点:门诊三楼神经内科肌电图室
肌电图预约及联系-,-
往期回顾
郑州大学五附院在医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佳绩
认识红胎记——婴幼儿血管瘤科普(一)
郑州大学五附院神经外科成功获批颅神经疾病省医学重点实验室,学科发展再添强力助推器
郑州大学五附院神经重症救治团队在少林国际神经外科大会崭露头角
喜讯|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联合基因检测共建项目揭牌仪式成功举行
慢性创面治疗模式——以患者为中心的新体验
郑州大学五附院成功举办“第三届河南省健康科普能力大赛”选拔赛
王兵教授团队率先完成河南省药物涂层支架应用
“医康养护”深度融合——郑州大学医院同频共振
长按